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陈平在展示他的计划时是这么说的:“项王待人恭敬有礼,士人们乐于归顺,但他在论功行赏时,一向小家子气,所以大量有本事的人离开了他(比如他陈平)。
“大王虽然傲慢、不讲礼节,但封赏时却从来不眨眼睛,所以越来越多有本事的人都聚集在了大王的麾下。(比如他陈平。)
“楚国内部现在并非铁板一块,项氏家族和外来将领之间有着巨大的矛盾。项氏家族其实就项羽一个有本事的,真正撑起西楚的实际上是范增、钟离昧、龙且等人。
“项王为人多疑好嫉,易受谗言,大王如果能拿出数万两黄金,让我反间项羽君臣,让他们彼此离心,内部势必会自相残杀,我们再趁乱攻击,必破楚军!”
刘邦二话没说,拨给了陈平四万两黄金,具体计划连问都不问,直接就让陈平去干。
《孙子兵法》中,对于用间谍这件事,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意思是:对峙多年,就为了那一天的胜利,舍不得爵位和金钱而摸不到敌人的情报,不是士兵的好将领,不是领导的好下属,不是胜利的获得者。
之前我们反复讲过,战争耗费极大,“日费千金”。大军相持数年,就为了那胜利的一天,在这么大花费的情况下,相比起来,用于间谍的钱再多也是小钱。
在战争中,凡是能直接用钱解决的,都是代价最低的。
间谍工作看起来花钱非常多,但它的投入产出比,永远是最高的。
间谍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是古往今来却有很多人舍不得花这点小钱。项羽就是个很典型的案例,该封赏时,大印在手里都磨得没有角了,也舍不得赏人。
刘邦被项羽在彭城打败时反复说的一句话是:“山东我不要了!”
在《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书中,作者将这种不会算账的思维概括成了四个人性之难:
第一,大钱花习惯了,不知不觉;小钱都是预算外的,所以刺眼,容易心疼。
第二,算别人的账,不算自己的账。总认为凭什么?你值这个价吗?心理不平衡,总觉得让别人占便宜了。
第三,我怎么知道这钱给他会起作用呢?万一这钱白给了呢?
第四,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不见兔子坚决不撒鹰!
这四种心理坑了古往今来的很多大人物,因为上述思想对于“大男人”来说,具有极大的成本陷阱。
作为“大男人”,你的事业、你的价值,是最高的。所以,给别人钱不是给对方定价,而是给自己定价。
假如眼下有个很大的工程让你拿下来了,工期很紧张,让你十天完工。门口就有个人带着图纸和现成的工程队,找你开价五千万。你懂行啊!这帮人不是趁火打劫嘛!他也就值五百万,居然找我要五千万?我自己拉工程队去!结果误工期了,那么今后你基本上就告别这个行业了。
遇到这种事就不能用成本思维考虑了,因为你的事业更值钱!
你要做的就是用高溢价,迅速让所有人死心塌地地襄助你做好这份值钱的事业!
再说了,你肯定无法面面俱到。可口可乐和宝洁每年花数以亿计的钱去打广告,那人家为什么不自己开个广告公司呢?钱不都让外人挣走了吗?
人家肯定不是傻子,他们有更核心的努力方向。
有些钱,必须让别人挣。
有时候,我们还会想,这钱花了,万一一点作用没起,不就糟蹋了吗?我得看准了,不见兔子不撒鹰!有时候,等你彻底看明白了,黄花菜都凉了。
实际上,有时候花钱办事的目的并非干成一件事。
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创造了一定的可能性,并排除了一些不确定性。
它的概率从来就不是百分之百!
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实际上是非常没出息的想法。因为这意味着你输不起。
很多时候,花冤枉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唯一办法!
你的能力只能帮助你提高成功的概率,但你永远无法消灭失败。
所以,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
我们反复说过,人生就是场概率论的游戏,让自己获胜的概率越来越高,然后果断出手,胜不骄,败不馁。
刘邦给了陈平四万两黄金,是天文数字了,相当于十万大军一个月的耗费。但不就一个月的耗费嘛!仗都打一年了,越打越费劲,还在乎这点钱?
名声臭的陈平也许会贪污一大部分,也许把钱散干净了都没起到任何作用,但这无所谓,刘邦知道他了解楚军的底细啊,而且做间谍工作很有一套。
概率高,有靠谱的执行者,所以刘邦只需要拨钱就行了。
你爱怎么花跟我没关系,把事办成了就行。
要是办不成呢?就当又多打了一个月仗呗!
这就是刘邦高明的地方。
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刘邦在初进咸阳时,顶住诱惑的自我蜕变。如果他没有完成蜕变,作为一个底层人物,这种漂亮事是干不出来的。
所以,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心胸的成功打通、眼界的彻底打开,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这些能帮你做抉择。
刘邦这四万两黄金的投资,最终让陈平花出了四十万两黄金的效果。
项羽不仅疏远了钟离昧,居然还下令驱逐范增。
陈平是怎么做的呢?
他先是拿出大量黄金在楚军中收买内线、散布谣言,说是钟离昧等大将居功不满,因为裂土封王的愿望没有实现,所以打算与刘邦联手,消灭项氏来重分天下。
这一下就戳到了项羽的痛处。因为人家确实都立了大功,自己在待遇上也确实真的对不起人家。
项羽开始疏远这帮外姓将领。
但此次离间最重要的成果,还是彻底地解决了范增。
范增作为项羽的首席谋士,可以说自从项羽起兵以来,一直坐稳智囊团的头把交椅。
有人会纳闷,这个老头干啥了啊?没见他有啥功劳啊?
其实不光他,钟离昧、龙且这些骁将的能耐基本上史书上也无载。
失败者往往是不会见于成功者的史料的,尤其那时的修史系统还不完善。范增能够在历史上有些名头,还多亏了自己是个顶级“刘黑”。这位老爷子在所有跟刘邦有关系的决策上永远旗帜鲜明地持消灭意见。比如,建议在鸿门宴上干掉刘邦;再如,建议把刘邦扔到巴、蜀;又如,不与刘邦谈和,往死里打;等等。
反正就是咱得弄死刘邦,但项羽时听时不听。这并非简简单单地因为项羽没脑子。
实际上,是因为项氏集团和外姓集团之间越来越严重的隔阂问题。
《史记》中记载,陈平离间项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