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隋朝很大的便宜,讲到唐朝时我们会细说)。
小米保质期长的这一优点在军事上意义重大,因为古代运输条件落后,而且还没有防腐剂,边远地区的驻军难免遭遇长期无法补给的情况。
容易保存,几乎超越了军粮的所有要素,成为诸项评比中不能删掉的那个最高优势。
第二,营养丰富,易加工。
如果在所有主食中进行评比,谁的营养最丰富?小米将轻松干掉“五谷丰登”中的那“四谷”,荣登榜首,人家外号可叫“代参汤”。
现如今我国北方的很多女同志在生产后,还约定俗成地将红糖煮小米作为身体恢复时期必备的一道补品。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医师亲切地说道:“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战士们一路奔波辛苦了,一锅热乎乎、软糯糯的小米粥,绝对比一锅嚼不烂的豆子饭要强多了。
正所谓“营养,易煮,还实惠,我们几千年来一直用它”。
第三,种植广泛。
隋唐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而当地恰是小米的传统主产区。
约六千年前,小米开始在中原一带大面积推广;到了商朝时,小米已成为北方农耕民族的主食。
只有当一种作物在民间广泛种植且达到盈余状态时,这种粮食才有可能成为军粮,这点很重要。
以现在经济学的思维来说:一统江湖后的规模扩大,边际成本便会下降。
例如,大米在当时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尚未实现大量种植。这种作物太耗费水资源,中国北方又普遍缺水,所以价格很贵。
据记载,秦汉时期,一斗大米的价钱可以买二点五斗小米,吃大米在当时绝对是奢侈的行为。
小米大受热捧,其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税收原因。
一个国家在运营中,税收成本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税能不能收上来,收多少,怎么收,收完了怎么放,这都是很专业的问题,今后我们会细讲。
简要来说,一种被广泛认可种植的作物大大地降低了税收的困难。当一个村全征收小米时,就比一个村征收乱七八糟一大堆东西要好,也合算得多。
归根结底,省心。
所以,很多规律与共识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深究起来,却是由一代代人经过自然选择与磕碰摸索后,得出来的智慧结晶。
小米,就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结晶。
魏国的土地不仅高产,还非常适合种小米,天赐的土地帮助魏国天然就绕开了军粮这个每个国家都重中之重却头痛的大问题。
魏国不仅地好,其他的优势还在后面。
第二项关键资源——盐。
盐在今天看上去只是一味平淡无奇的调味品,而且人们对它的印象还不太好,干什么都得低盐,有的人还一直跟血压打擂台。
不过,在古代,盐却曾经是决定国家生死和富强的关键,并且整整决定了数千年。
可以这么说,盐对于农业社会的价值,并不亚于石油对工业社会的价值。
首先,盐相当于古代的冰箱。
盐不仅是调味剂,在古时候,也是保存菜、肉、鱼、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
副食往往都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类一样可以长期保存,但如果用盐腌制后,就大不一样了,腌成的咸菜、火腿、咸鱼、奶酪等加工品,保存时间就延长到了数月,甚至数年。
在那个年代,蛋白质来之不易,所以要省着点儿吃。古代的百姓也因此经常需要拿粮食去交换盐,来制作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除了可以让老百姓长期自用外,更重要的是有了盐,军人的辎重补给便能更丰富一些,商人就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食品贸易,相当于古代版的冷链物流。
其次,盐是刚需品。
自从一万多年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从狩猎逐渐转变为农耕,也就和盐正式扯上了再也撕不开的关系。
过去,人类是不需要盐的,因为吃的是打来的动物和采摘的果子,这基本上满足了人类身体的盐分需求。
不过,一旦定居农耕后就不行了,因为主体食物来源变成粮食了,而粮食中是没有盐分的,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通过每顿吃动物来补充盐分,只能在吃饭的时候额外放盐。因此,盐成了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盐是古代的“大宝”,你真得天天见。没它,你真的活不了。
在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一个人要满足温饱需求,大部分可以靠自己来解决,但唯独盐的问题很难靠自己解决。因为地里是种不出盐的,而且盐的产地也很有限。
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人想要吃盐,必须依赖商人的供应。
盐也因此开辟了它的商业帝国,成为整个社会的黏合剂。
逐利的商人们通过盐的交换,把大量孤立的社会系统相互连接了起来。在古代,内陆的人吃不到海鱼,但是海边人做成咸鱼就可以运往内陆;农业地区的人吃不到北方草原的奶制品,但是用盐可以加工成奶酪运往南方;中原腹地的人也可以把各种肉类和蔬菜做成肉干和咸菜运往四方。
商人的远距离贸易运输过程,无意间构建了复杂的物流交换网络。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频繁地贸易交换可以极大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工商业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要远远强于单纯的农业经济,自给自足只能成为井底之蛙。
百姓缺这少那活不起,才会出现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贸易不仅可以创造大量财富,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激发社会的活力。
第一,它促进思想的交流。
第二,它加快物种的交换。
第三,它倒逼商业的升级。
第四,它加速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创新。
从而,实现国家系统的全面升级。
在历史上,从丝绸之路开始到后来的香料贸易、大航海时代,再到现在的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无一例外都激发了社会的大幅度进步。所以,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值得我们兴奋与期待。
在那个年代,盛产盐就相当于盛产石油。
粮、盐、布、铁、畜是古代贸易的主体,盐是其中第二大宗的商品,所以在古代,盛产盐的地方就非常适合发展工商业,这些地区在经济上也远比单纯的农业地区发达。
齐国之所以在春秋战国八百年间一直很牛,不是没有原因的。
齐国人借助鱼盐之利,借助古济水这条黄金水道,最早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了大范围的贸易系统,向外出口鱼、盐、布匹,从中原腹地进口大量粮食、物产,而齐国都城临淄也因为贸易,崛起为东方第一大都市。
到春秋中期齐桓公时,临淄的人口便达到了二十万人,战国中期达到了三十五万人,到了汉武帝时则达到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