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门多萨这部作品为当时的欧洲人打开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窗口,使欧洲人从通过充满神秘色彩的传闻来"想象"中国,跨入到通过中国的现实来认识中国的时代。这也就是《中华大帝国史》一书的历史意义。
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不仅把16世纪的中国向西方做了最客观、最全面的介绍,体现了16世纪欧洲人的中国观,而且该书事实上又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即东方人和西方人应当如何审视和对待对方的文化。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东西方文化以空前的规模在相互碰撞与融会之中,为了探讨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渗透与影响的规律,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传教士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中华大帝国史》陆续不断以各种文字出版。近代,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又有重新引起世人关注的趋势。1966年西班牙文本的《中华大帝国史》继1944年版本之后,再度印行;1986年附有精美插图的《中华大帝国史》的节本在西班牙出版;由长南实和矢泽利彦加注的日文本《中华大帝国史》1965被收入《大航海时代丛书》第六卷出版,到1991年已重印四次,在亚洲除日文译本外,还有了他加禄文(菲律宾国语)译本。
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谈论的是中国的国情。16世纪的欧洲人是如何观察中国的,这当然最应引起中国人的兴趣。该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将晚明社会与同一历史时期的欧洲社会进行比较的原始记述,另一方面该书也有一些有关晚明社会经济史的具体资料可供我们当代史学工作者参考。它还为我们研究16世纪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提供了较多的可能性。因此,在《中华大帝国史》问世四百年以后,该书已由何高济先生从英文译成中文并于199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何高济先生是我们所敬重的学者,而且我们深知何先生在翻译该书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的代价。无奈,从西班牙文译成英文的译者派克并没能完全尊重门多萨原著的内容和风格。全书没有像原文那样由作者向读者叙述事实,而是向"你"来叙述,除风格变化外,有不少地方还被漏译和曲解。因此我们一直期待能有一个直接从西班牙文译出的新版本,以使广大读者能体会到门多萨的原著的真实内容和它的风采。而孙家堃教授不辞辛苦地从西班牙文译出的新译本终于使我们多年的期待变成了现实。可以说孙家堃翻译所依据的版本堪称"全本",书中包括16世纪重要著作所必不可少的由国王(和教皇)所签发的出版特许证、本书定价、作者献词和十四行诗等,这对研究16世纪欧洲出版状况乃至社会状况都有所帮助。
这篇序的主要内容在我们此前的一些研究著述中大多已敬呈读者。考虑到近年对门多萨的研究并无新的实质的进展,因此我们在已有的对门多萨的认识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这篇背景性的综合资料,以便于读者对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有一概括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铠
2009年4月17日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