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节 布哈拉汗国与俄英两国的关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8世纪下半叶,布哈拉汗国在对外关系中与俄国的关系最为密切,两国在政治上基本上保持着和平交往。在双方使节往来中,两国继续商谈前两个世纪已经开始的俄国奴隶问题和经俄国前往麦加朝圣的问题。

释放俄国奴隶的问题在18世纪未见成效,与对待希瓦汗国一样,俄国对此也曾采取过强硬措施。1767年1月28日,沙皇发布命令,特准抓获来自布哈拉汗国的旅行者,以他们为人质解救被扣留在中亚的俄国俘虏和囚犯。55在1750—1850年的一百年中,俄国官方经常逮捕在俄国经商的中亚商人,没收他们的货物,以此逼迫布哈拉汗国就范。然而,这些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引起了中亚人民的敌对情绪,捕捉俄国人的活动和奴隶贸易更加猖獗。到19世纪,奴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决,1865年,塔什干把它的所有俄国奴隶处理完了,当沙皇军队最终占领这座城市时,他们在那儿没有发现一个俄国奴隶。56

从18世纪起,英俄两国与布哈拉汗国的关系不再是一些封建国家之间的交涉,而是更多地注重经济问题,具有近代国家经济贸易的性质。这一时期来到布哈拉的俄国使者开始关心布哈拉汗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国情。

18世纪下半叶,俄国派往布哈拉的使者大多数是具有各种专门知识的学者,其中一些人担负着搜集布哈拉军事政治情报的任务。他们写了大量的日记、外交文件和报告,记载他们在布哈拉观察到的所有情况。这一时期来到中亚的俄国使者中,留下了记录的有尼古拉·格里戈利耶夫、菲利普·也夫列莫夫、提摩色伯尔纳硕夫等人。尼古拉·格里戈利耶夫于1752年来到中亚,在布哈拉经商十多年,回国后写了有关中亚的报道,他的报道直到1853年才公开发表。俄国军官菲利普·也夫列莫夫于1774年在西伯利亚被哈萨克人俘虏,他在布哈拉军中服役数年,参加过多次战斗,最终逃离,取道喀什噶尔、叶儿羌、拉达克、克什米尔,经印度回国。1786年,他在圣彼得堡出版了回忆录。提摩色伯尔纳硕夫是俄国的一名矿业官员,他与伯尔诺西可夫于1794年来到布哈拉,次年,返回俄国,他们的回忆录发表在1818年的《西伯利亚通讯》上。

19世纪,俄国派到布哈拉汗国的使团有五等文官涅格里(M. Negri)使团、布捷涅夫代表团和伊格纳季耶夫使团。涅格里使团于1820年来到布哈拉城,目的是与布哈拉汗国签订贸易条约。使团从奥伦堡出发,经哈萨克草原来到布哈拉城,有五百三十名哥萨克人组成的护卫队,带着几百峰骆驼的货物。57以后,随行成员梅耶朵夫和艾维尔斯曼医生将留居布哈拉城的情况写成著作,记录了布哈拉汗国的一些情况。

俄国矿业工程师布捷涅夫于1841—1842年间率俄国代表团到达布哈拉汗国。布哈拉埃米尔纳斯鲁拉赫听说俄国人能够用新法勘查金矿,于是,向俄国政府请求派遣一个采矿专家来布哈拉帮助开采金矿。布捷涅夫勘查结果令埃米尔大为失望,他没有找到大金矿。然而,布捷涅夫之行却令俄国政府非常满意,因为他们广泛收集到有关布哈拉汗国的各种资料,对布哈拉汗国的生产状况、居民的日常生活等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除布捷涅夫本人所写的文章和著作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哈内科夫的《布哈拉汗国纪事》和其他人收集的布哈拉汗国的动植物资料。

在俄国使团频繁访问布哈拉汗国之际,英国也在勘查经印度到布哈拉的路线,企图从阿富汗北上到中亚南部。1825年,英国派莫尔克诺夫特和特里伯克前往布哈拉城,他们在抵达阿富汗北部时突然去世。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干预阿富汗内政,企图利用阿富汗为跳板扩大英国在中亚的影响。据俄国外交档案披露,随着英国在阿富汗势力的扩张,英国军事教官已经进入布哈拉汗国军队,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军事技术。英阿军事代表团成员建议潜入中亚国家按欧洲模式制造炮弹。此外,英国人还唆使阿富汗人拉拢布哈拉、浩罕等中亚汗国投靠英国,“成立反俄同盟”,断绝与俄国的关系。1830年,英属印度当局在呈送英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布哈拉汗国所需货物表,表上列有宽幅优质布、印花布和其他棉制品、铸铁壶、玻璃瓶、玻璃镜子、茶叶、靛蓝、糖和纸,以及剪刀、剃刀和削笔刀等。58英国人认为,包括铁、钢、铜和锡在内的所有商品,英国和英属印度都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从英国运一吨铁到中亚的运费远远低于俄国人“雇一匹骆驼从奥伦堡到布哈拉的花费” 59。乌兹别克人需求量最大的商品——茶叶也可以从英属印度的孟买发出,并且可以与布哈拉市场上的喀什噶尔茶叶竞争。

1831—1833年,英国人亚历山大·伯恩斯从信德逆印度河而上至拉合尔城,经喀布尔来到布哈拉城。他具体地描述了布哈拉汗国的商业情况:许多英国货物经俄国运抵布哈拉,很受欢迎,印花布的销售利润高达50%。中亚对印度货物的需求量很大,它们包括达卡(Dacca)的平纹细布、贝拿勒斯的织锦(每年进口五百匹)、专门用来做穆斯林头巾的旁遮普白布、印度的粗沙糖,特别是印度的靛蓝,需要量是“年平均五百骆驼驮”(约4.7万公斤)。60

英国向河中地区的扩张还利用了阿富汗与中亚汗国的争端。阿姆河西岸领地历来是阿富汗与布哈拉汗国争夺的焦点,1856年,英国给阿富汗提供了枪支、炮弹和金钱 61,在英国的帮助下,阿富汗发动了对阿姆河西岸的行动,这些战争扩大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却恶化了阿富汗与布哈拉的关系。1859年,阿富汗派使团到布哈拉汗国,商量两国之间重建和平的事宜,英国人在此“和平使团”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谈判中,英国人坚持把边境城市卡拉库尔和查尔朱割让给阿富汗,如果这两个城市归阿富汗,那么阿富汗的军队能够推进到阿姆河沿岸,英国可以在阿姆河上组织航运。奥伦堡总督卡捷宁在写给圣彼得堡的报告中说:“可以预见,英国人决心在中亚建立一个强大的汗国。” 62

除了自南向北向中亚发展外,英国还从西方向中亚渗透。英国利用了与中亚地区毗邻的伊朗,19世纪50年代末,英国驻伊朗列什特和恩泽利港的领事麦克肯齐主张占领列什特和恩泽利港,他说:“拥有它们,我们就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整个中亚的贸易。” 63此外,英国还利用奥斯曼帝国与中亚地区宗教上的联系搞关系。在英国当局的支持下,土耳其使团来到中亚,加强了土耳其哈里发与中亚汗国的联系。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由于俄国无力东顾,暂缓了对中亚的军事进攻,英国乘机向中亚派遣大批受雇于英国的土耳其密使。1853年年底,中亚各地都有土耳其密使,他们带来了土耳其素丹的呼吁书,号召布哈拉、希瓦、浩罕进攻俄罗斯帝国。正是在这时候,1.2万人的浩罕军队开始进攻彼罗夫斯基要塞。64浩罕军队被打败之后,沙皇当局认为这不仅是浩罕的失败,也是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失败。俄国人认为:“只要土耳其人在布哈拉也像在希瓦那样卖力地进行活动,俄国与布哈拉的友好关系的巩固性就是靠不住的。” 65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1854年年底,英国公使来到布哈拉汗国,他要求允许英国军队从阿富汗经过布哈拉开到北方俄国边界去,布哈拉埃米尔起初似乎拒绝了这个要求,但当英国使者把土耳其素丹的敕令交给他时,他就同意了。66英国和土耳其人的活动加速了俄国对中亚地区的行动,俄国当局害怕英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