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据说韩信是韩国王孙,但不可考,杀他的吕后将他所有的人事档案全销毁了。是不是皇族不敢说,但我倾向于他不是普通老百姓出身,因为很多细节透露出他并非一个寻常百姓。
史书描写韩信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这一点和刘邦很像。
韩信自诩是个“士”,挎着把剑,爱瞎逛荡,没有什么谋生之道,常常要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这点他就比不过刘邦了,最起码刘邦还通过了大秦的基层官吏考试,混了个官当,而且人家白吃白喝,还不招人讨厌。
不过,还是有识货的人的,当时下乡南昌亭长感觉韩信并非凡夫俗子,于是总邀请韩信来他家吃饭。
一个亭长是养不起“士”的,只能跟韩信客气客气。但韩信也是太过于实在,一吃就吃了好几个月,弄得人家亭长的媳妇都急了。
有一天,亭长的媳妇早早地把饭做好就吃了。等到了饭点,韩信去了,却不见人家开饭。
韩信也明白了人家的用意,从此再也没有去过。
后来,韩信在城下钓鱼,一条鱼也没钓上来,眼看就要饿昏过去了,被一位漂洗丝棉的老大娘看见了,给了他饭吃。就这样,韩信又连着吃了很多天,直到老大娘把活都干完了,或者不敢再来这个地方干活了。
他和刘邦在某种程度上极像,都是脸皮厚的人。
但他和刘邦不同的是,在他的内心,有一条中心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这个时代作为“士”的核心思想。
同样是走四方,刘邦的外在包装是个“士”,但人家内在修的却是如何养“士”的“公子”课程。
刘邦这辈子琢磨的都是怎么样让别人为自己死。
韩信自始至终则都是拿“士”来要求自己。
三岁定八十,你的内在价值思想,永远是决定你一生命运与选择的最关键依据!
这成为后来在两个关键追求者中做抉择时,韩信的选择依据。
得知老大娘转天后不会再来,韩信对那位大娘说:“将来我一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
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老大娘翻着白眼就走了,估计从没见过这样的人,大小伙子啃老,啃得还不是自己的亲妈,啃起来没完没了,还敢说大话!
韩信的不同寻常在源源不断地显露出来。
淮阴屠户中有个大流氓,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个子高大,还总挎着把破剑,其实就是一个货,你要不怕死,拔剑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韩信很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评估了一下对方的战斗力,然后俯身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整条大街都轰动了,韩信成为淮阴地区爆炸性的笑料男主角。
如果说天下这么一直太平着,像韩信这种不事生产、钻人裤裆的奇男子,应该会在某一天饿死在街头。不过,韩信很幸运,他处的这个年代正逢天下大乱。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在两个月后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觉得自己的时代到来了。于是,他带着自己仅有的财产,一个读过兵书的脑子和一把无论多么饿也没有当掉的剑,投奔了项梁。
至此,楚汉争霸的两位顶级军事“大神”会面了,之后一直默默无闻。
项梁死后,韩信又归属了项羽,项羽让他做执戟郎中。韩信在项羽这里亲眼见证了项羽杀宋义的政变,北渡黄河的智慧,阻击章邯的神兵天降,破釜沉舟的英勇果决,巨鹿城下的战争奇迹,鏖兵章邯时的钳形攻势。他看到了一种天赋。
韩信曾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皆不予采纳。那些是什么计策,今天无从得知了。
此时古来第一刚猛的项羽看着帐下的韩信,觉得很莫名其妙。我一掌过去就拍死你了,用得着那么多虚虚实实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坚不摧!
两种理念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让项羽读不懂韩信的美。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我最终会为知己而死。
这次错过,成为项羽整个人生中最大的一次遗憾。
历史最终会给项羽和韩信巅峰对决的机会。
按理说,两个在各自领域登峰造极的男人是在伯仲之间的,毕竟殊途同归后到达巅峰都是一般风景!
但后来人家韩信拉着大军回来了。
刘邦入蜀后,韩信觉得在项羽这里这辈子是熬不出来了,于是又投奔了刘邦,成为当时很多不甘心入蜀之人中的一员。
刘邦看到韩信,没觉得他牛在哪儿,只让他做了管理仓库的小官。
后来,韩信犯了事,按律当斩,具体犯的什么事没有查到,但看后果应该是很严重的事。同案的十三人都被处斩,韩信是唯一一个幸存者。
当时监斩的是刘邦的老乡——夏侯婴。
砍到韩信时,韩信举目仰视,对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
因为一般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你说什么都晚了,最管用的话往往是:“砍准点,一定一刀砍死我。”但韩信很幸运,透过韩信的眼神和话语,夏侯婴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又看他相貌威武,于是下令先别动手。
韩信得到了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夏侯婴与他交谈后,觉得这个人有点意思,于是放了他,又把他推荐给了刘邦。
刘邦再次看到了韩信,还是没觉得这个人好在哪儿,但夏侯婴的面子又不能不给,于是给韩信提了一级,不用管仓库了,封了一个管理粮饷的后勤岗。
到了管理粮饷的岗位,势必和大总管萧何产生了交集。在多次同萧何接触后,韩信得到了萧相国的赏识。这位大人物认为,韩信是个了不起的大才。
还是那句话,哪怕跨领域,顶尖高手的道路往往是殊途同归的!
只有顶级的万里之才,才能读得懂顶级的百万之将!
之所以萧何能读懂,项羽却不能,是因为他俩虽然都是顶级大才,但成功的途径却是不同的。
项羽靠天赋,萧何与韩信则更注重“操作系统”。
韩信的“兵仙”之名最响亮,实际上他被忽略的才干还有很多。
他有治军纲领,有整编手段,有指挥系统。
将一百个县的税收、粮饷、兵源,武装成数十万人的力量,和带领这数十万人的力量打出一百万人作战的效果。
这两个技能其实是共通的,都是将错综复杂的大繁问题梳理成一提一大串的大简问题。
寻常之人给他一百个县,九十九个县闹独立;给他一百万人,自相践踏死一半多。
所谓“韩信带兵,多多益善”,是指韩信无论带多少兵,都能将这些人梳理成一个圆满如意的整体操作系统。这和萧何治理一个县没问题,治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