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韩信拜将后,刘邦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
韩信说:“同您东争天下的是项羽,大王您想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同项羽比,谁高谁下?”
刘邦沉默良久,道:“我不如项羽。”
韩信道:“说实话,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羽。可是我曾经侍奉过项羽,请让我谈谈他的为人。
“项羽一声怒喝,上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子?)
“项羽不懂得分享利益,虽然他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天天搞“团建”却舍不得分钱,光用嘴说!)
“项羽没有原则,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愤愤不平。(不识货,还任人唯亲。)
“诸侯见项羽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他带了个特别不好的头。)
“项羽不取民心,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名义上他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只是‘纸老虎’!(老百姓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他不会用人,而您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比如用我,您多英明。)
“您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您可不能学项羽。)
“您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败!(咱这帮弟兄没人愿意在乡下养老,咱得回到大都市去。)
“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秦岭那边那哥仨是顶级‘秦奸’!)
“在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没事,秦人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他们仨是大秦民的罪人。)
“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项羽在那儿秀身材,老百姓才没弄死那仨。)
“您入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您在关中为王。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羽。(咱们得民心啊!)
“如今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咱只要一句话,分分钟搞定他!)”
韩信这一大段演讲为刘邦指明了道路。
核心观点是:现在,马上就应该打回去!因为现在你在关中的影响力还在,而那三个秦降将的民心却不稳!
这篇“汉中对”,可以说是刘邦版的“隆中对”。
后面的“隆中对”,是告诉刘备哪里不能去,会碰钉子。
韩信的“汉中对”,是告诉刘邦,他自己就是颗大钉子。
你赶紧扎死项羽呀!
韩信先是用一臣事二主的经历帮刘邦分析了项羽可战胜的原因在哪里,今后应该怎么做,还帮助刘邦指明了此时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正是打回关中的好时候。
刘邦听了这番思路清晰、论据明了的战略指导后大喜,张良走后,再没人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
韩信随后跟刘邦说明了自己的军改方法。刘邦是个明白人,他终于知道萧何为啥死活要推荐这个韩信了!
萧何抢档案,韩信承秦制,一唱一和地闹半天,你俩是个组合!
于是,刘邦命韩信整军备战,令萧何在后方负责粮草、税赋,准备重返“世界”舞台。
整个汉中兴奋起来了。所有的功臣宿将、下乡士兵和南下找机会的人全部大呼,终于要回城了。
在韩信的军改方案颁布后,整个汉军也明白了为啥人家能当大将!
大量的淮泗老兄弟们开始摩拳擦掌,大量的秦国新兵亲切又熟悉。
人家是给咱兄弟们撑腰来的!人家是给咱兄弟们谋福利来的!
汉中的军心开始凝聚,每个人都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
军功说话!有法可依!
韩信刚一上位,就通过军改确定了自己的巨大威望。
整个汉军的热情不是一般的高涨。很快,韩信进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集团军战略谋划。
这次战略谋划,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就是脍炙人口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意是“虚张声势,出其不意”。
实际上,这是经过后世艺术加工和演绎的。
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是简单明了的剧情波动。
比如说:那边修栈道,章邯哈哈笑;韩信小步快跑,“三秦”下巴惊掉。太复杂了,老百姓就听不懂,在戏剧的舞台是表现不出电影的情节的。
韩信当初定的“三秦”的总思路其实是“四面烟雾,三路出击”。
韩信在整军备战时,一开始派了些老弱病残去修被烧掉的褒斜道。
明面上是蒙上一层迷雾,一般人肯定觉得,刘邦整军备战修栈道了,没几年哪里修得好,且等着去吧。
不过,这根本就不叫个计,因为对手是章邯。我们详细讲过章邯的用兵思路,示弱在前,秘密准备,出其不意。
对面也是个玩阴谋诡计的行家里手,是个在项羽面前能对峙半年不出错的谨慎之人。
所以,这招根本就不叫招数!
刘邦最终能够迅速地还定“三秦”,在于萧何与韩信这对无双国士的通力协作。
韩信在制定战略时进行了三路布置:曹参、樊哙,走祁山道,攻略凉州;自己率主力,走陈仓道,出散关;灌婴率一部,走子午道,出咸阳。
韩信的思路是多路出击,用自己的优势耗死敌人。
为什么要这样呢?兵法不是说要攥紧一个拳头打人吗?不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吗?
没错,韩信突破秦岭后,马上就攥紧拳头了。攥紧拳头要分情况,现在不能攥紧,是因为有一道秦岭。
在这道秦岭下,你的大兵团优势使不出来,对面的章邯却可以集中所有的兵力在你的出兵路上堵你,像陈仓这种著名的要塞,并不能发挥你的优势。但三路出击就不一样了。
章邯需要在所有的出口进行布防,他在布防时是无法判断你的主力到底是从哪条道出来的。章邯不敢押宝,只能平均设防。这样将大大放大你主攻那一路的兵力优势。
章邯等“三秦”此时手中的筹码,是秦国当年守备咸阳的那几万人,很多人还因为仰慕刘邦选择了南下。
仅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