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韩信用兵有两个很大的特点:善于“用间”和避实击虚。
在《孙子兵法》中,有专门的两讲,叫作“虚实篇”和“用间篇”。
韩信应该是《孙子兵法》的资深读者,或者是那种上合天意的天才,他的所有用兵策略都像一部活教材。
在用间谍方面,韩信往往注意的是探听情报,方便自己判断与制定方略。
他的“用间”是他布置“虚实”时的重要依据,而非必杀技。
真正将“用间”精髓发挥到极致的,是下一章中的关键人物——陈平。
韩信在与对手作战时,往往会根据之前的间谍汇报,到处放烟幕弹,然后选择对手的软肋进行突击。暗度陈仓时,他就是采用这样的作战方针。
在这一战,我们会看到韩信是如何“虚虚实实”作战的。所谓兵法之“虚实”,是什么意思呢?
总体上的宗旨是:你无法面面俱到,对手也无法面面俱到。
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实),去攻打别人的劣势(虚)。
如何掩盖好自己的劣势,让别人不敢下手或无从下手。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话是:“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你没办法撒胡椒面,当年章邯就是让韩信这么忽悠死的。
但是,章邯的方针策略制定错了吗?
不能说章邯错,拿不准的时候不能去堵,只能平均布防。
章邯最终是输在了实力悬殊上。
还定“三秦”从准备打和韩信的三路出击战略定好后,结局就注定了。
现在这场战役,如果是章邯来指挥,不见得韩信能拿下来。
“虚实”的最高级目标是啥呢?
是调动。将敌人的优势资源调动得疲惫了,敌人的劣势会暴露出来。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厉害的人都是调动别人,而不是被别人调动的!
听着是那个意思,道理我们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还是结合实战来分析吧。
这次灭魏,韩信按照老规矩派了大量的间谍去魏国刺探。探报是这样写的:魏军主力集结在临晋关对面的蒲津渡,封锁了黄河渡口。
蒲津渡作为陕西与山西间,黄河两岸的第一大渡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几乎每次秦国的东渡都是在此完成。
原因则是我们母亲河的脾气非常不好,总是在咆哮,适合大军渡河的渡口非常少。
成为渡口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水流速度适中。水流太湍急了是没法行船的。
第二,港口要大。小港口一下子容纳不了大量的船,大量的船只都得等着登岸。这非常容易被人家岸上的人当活靶子打,也就是所谓的“击敌半渡”。
总体来说,晋、陕间的交通要道主要有三条:龙门渡、蒲津渡、风陵渡。
我们来逐一介绍下。
先来说龙门渡(今陕西省韩城市北三十公里),黄河自出龙门后,河道开始敞开,水流速度开始放缓。
但它的条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恶劣,并不适合大部队挺进。
第二个是风陵渡。
我国最知名的古渡口,武侠小说里郭襄师太误终身的传奇景点。
这个渡口的条件比龙门渡要强不少,但它对于晋和陕的政权来讲,并非战时的好选择。
为啥这么说呢?
自风陵渡南渡,要面对潼关;风陵渡北渡,要面对中条山。
潼关根本就别想,趁早死心。
过中条山脉,人家可以随时从蒲津渡撤军,在山脉中堵你。这就意味着哪怕你过了河,再往前走也不容易。那还这么费劲干啥呢!
最后再说蒲津渡。
这是好渡口,黄河两岸都是平原,只要过了河,谁蹚过去都是一马平川。
蒲津渡当时不仅有渡口,还有浮桥。后来黄河向西改道,今天的蒲津渡已经成为文化景点了。
蒲津渡的开阔、成熟以及水流平缓,都意味着它是晋、陕之间的关键交通枢纽。
所以,魏豹选择了全力堵蒲津渡。但是,他应该至少在两处布防。
风陵渡可以由蒲津渡的主力人马照看,但在龙门地区,他还是应该设防的。因为敌军是有可能从这两处进行突破的。
魏豹之所以这么布防,有两点原因。
第一,前一次刘邦攻其不备,关中汉军过大江走的就是这里;这一次郦食其前去谈判时,刘邦也是陈兵于此吓唬人。
毕竟这里是最关键的渡口,而且卡住这里,还能凭借中条山之险看住南边的风陵渡。大军出击,往往约定俗成的选择全是在蒲津渡。
第二,魏豹手中的总兵力在三万人左右,比韩信多不了多少。所以,魏豹选择堵在这里,算是集中自己的“实”,以等待韩信的“实”,并利用黄河天险去最大程度地为自己加分。
此时再看韩信的这两万多人,少吗?
其实,不少了。
八月,韩信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拟定了作战方针。他绝对不会用自己的劣势,去对打对方的优势。
魏豹选择了赌,这是他欠考虑的选择,换作章邯绝对不会这么做。
魏豹可能认为大军出动是要用船的,用船是要准备的,只要河面上有着大量船只,就相当于发出一个明确的战备信号。
如今所有的船只都集结在蒲津渡,汉军去哪里找新的船布防别的渡口呢?
这就让韩信抓住了一个小漏洞:你怎么知道,我过河要用船呢?
韩信先是命令灌婴将所有骑兵部队留在了渡口,又将所有的舟船全部调到了蒲津渡对岸。随后他命士兵设立旌旗,演练舟船,摆出大军即将渡河的架势。
这是在用自己的“虚”,让别人以为这是你的“实”,从而牵制住别人的“实”。
与此同时,韩信派曹参率汉军主力(其实也没多少,就一万多人)在临晋上游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南),用木罂作为渡河的工具,悄然地完成了渡河。
这段历史被后世传为神话。
有很多人认为这段历史是漏洞百出的。比如,曾国藩就此提出过质疑,说当时双方都布置了重兵进行攻防,那些木罂能装载几个士兵呢?也就几百个人吧,区区几百人怎么可能攻取安邑?原话是:“木罂之所渡几何?至多不过二三百人,岂足以制胜乎?”
指着用这么个东西漂过黄河,即使夏阳水缓,估计难度系数也是相当高的。
今天当地政府造景点时,给出的解释是:用木罂改装成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