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在郑和所率领之远征军未出发之前二年,政府已着手大造海船,以其为下西洋取宝之用,又称宝船,或称宝舡。其承造者或为军卫有司(92),或为工部(93)。至永乐十八年(1420)八月始置大通关提举司,置官如南京龙江提举司,专造舟舰。(94)在南京则有宝船厂,专造西洋宝船。(95)所造船,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96)就第一次远征军之人数计之,每船平均可载四百五十人左右。远征军之组织,除使臣外,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斑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木艌搭材等匠、水手、民梢人等”(97)。平均每次出发之人数约为二万七八千人。(98)占远征军中最多数之军人,大抵由南京及直隶卫所运粮官军和水军右卫等卫官军中临时抽调。(99)将校亦由各卫军官中选用。(100)当时南洋诸国大抵多奉回教,故远征队中之通事(翻译人员)多为回教徒,今可知者有会稽马欢,仁和郭崇礼(101),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102)。郑和本人亦为一回教徒(103),亦奉佛教,受菩萨戒(104)。其幕下书手有太仓费信(105),应天巩珍(106),各有纪行书传世(107)。南洋诸国亦有奉佛教者,故在第四次出发时有僧人胜慧同行(108)。前后同奉命远征之使臣中,可考者有内官王景弘(109)、侯显(110)、杨庆、洪保(111)、杨敏、李恺(112)、李兴、朱良、杨真、周福、张达(113)诸人。将校中在锡兰山、苏门答腊两次战役中有功者有李实、何义宗、彭以胜、林全、唐敬、王衡、林子宣、胡复、哈只、陆通、马贵、张通、刘海诸人。(114)

郑和,云南昆阳州人。本姓马,祖父均为回教徒。(115)其被阉入宫,在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沐英定云南时。(116)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117)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118)永乐三年(1405)六月受命出使西洋,带领空前绝后之远征军出发。

第一次远征军航行印度洋时,其任务为“多赍金币”经营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做经济和政治的活动。率领将士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分乘六十二艘大舶。拥有最新组织和设备的海军,所到处有不服从的便用武力解决。(119)当时印度洋上海盗纵横,剽掠商旅,此次远征除负有上述任务外,附带有解决海盗、肃清航路的使命。

自唐宋以来,三佛齐(120)即为东西贸易之中心。(121)至明代仍为诸蕃要会。(122)故华人之侨居者最多。在郑和未出使以前,有梁道明雄长其地。《明史》记:

有梁道明者广州南海县人,久居其国,闽粤军民泛海从之者数千家,推道明为首,雄视一方。会指挥孙铉使海外,遇其子挟与倶来。永乐三年(1405)成祖以行人谭胜受与道明同邑,命偕千户杨信等赍诏招之。道明及其党郑伯可随入朝贡方物,受赐而还。(123)

又有陈祖义亦广东人,亦为旧港(Palembang)头目,远征军过苏门答腊时祖义出降,遣使入贡:

永乐四年(1406)七月壬子,旧港头目陈祖义遣子士良,梁道明遣侄观政来朝,赐钞币有差。(124)

一面仍为盗海上(125),剽掠商旅(126),贡使往来者苦之(127)。远征军回帆时,复谋要劫,被擒伏诛,《明成祖实录》记:

五年(1407)九月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128)。械至海贼陈祖义等。初和至旧港,遇祖义等,遣人招谕之,祖义诈降,而潜谋要劫官军。和等觉之,整兵堤备。祖义率众来劫,和出兵与战,祖义大败,杀贼党五千余人,烧贼船十艘,获其七艘,及伪铜印二颗。生擒祖义等三人。既至京师,命悉斩之。(129)

陈祖义的“潜谋要劫”,实由于施进卿之告密。施进卿为梁道明之副酋(130),亦广东人(131)。

祖义诈降,潜谋要劫。有施进卿者告于和。祖义来袭,被擒,献于朝伏诛。(132)

即遣使随郑和入朝,以功授旧港宣慰使:

五年(1407)九月戊午旧港头目施进卿遣婿邱彦诚朝贡,设旧港宣慰使司,命进卿为宣慰使,赐印诰冠带文绮纱罗。(133)

后其子济孙袭职,亦遣使朝贡:

二十二年(1424)正月甲辰,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邱彦诚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命济孙袭宣慰使,赐纱帽及花金带金织文绮袭衣银印,令中官郑和赉往给之。(134)

洪熙元年(1425)复遣使来贡金银香象牙等物。(135)其后朝贡渐稀。(136)

第一次之远征军于永乐五年(1407)九月返国,在海上往返之三年中,此远征军曾至爪哇(137)、苏门答腊(138)、南巫里(139)、古里(140)、锡兰(141)诸地,其行踪似未越过印度海岸以外。

郑和一行人之使命,第一次远航即得满意的收获,海盗肃清,航路无阻。遂于次年(1408)九月癸亥复奉命统领官兵,驾驶海舶四十八艘(142),赍敕使古里、满剌加、苏门答腊、阿鲁、加异勒、爪哇、暹罗、占城、柯枝、阿拨把丹、小阿兰、南巫里、甘巴里诸国,赐其王锦绮纱罗。(143)

前一次之海外贸易,顺利归来,此次贸易,又大获而归,遂为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所觊觎,发兵要劫,为郑和所败,生擒亚烈苦奈儿而归。《明成祖实录》记:

九年(1411)六月乙巳内官郑和等使西洋诸蕃还国。(144)献所俘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并其家属。和等初使诸蕃,至锡兰山,亚烈苦奈儿侮慢不敬,欲害和,和觉而去。亚烈苦奈儿又不辑睦邻国,屡邀劫其往来使臣,诸蕃皆苦之。及和归复经锡兰山,遂诱和至国中,令其子纳颜(145)索金银宝物,不与。潜发蕃兵五万余劫和舟,而伐木拒险,绝和归路,使不得相援,和等觉之,即拥众回船,路已阻绝。和语其下曰:“贼大众既出,国中必虚,且谓我客军孤怯,不能有为。出其不意攻之,可以得志。”乃潜令人由他道至船,俾官军尽死力拒之。而躬率所领兵二千余由间道急攻王城破之,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头目。蕃军复围城,交战数合大败之。遂以归。群臣请诛之,上悯其愚无知,命姑释之,给与衣服,命礼部议择其属之贤者为王以承国祀。(146)

礼部询所俘国人,国人皆举耶巴乃那。永乐十年(1412)十一月复遣郑和使西洋赍诏印往封,并送亚烈苦奈儿归国。时国人已立不剌葛麻巴忽剌查(147)为王,诏使逊位(148)。

远征军至苏门答腊时,王子苏干剌以赏赐不及,举兵邀杀,又为郑和所擒,献俘阙下,国威大振。《明成祖实录》记:

十三年(1415)九月壬寅,郑和献所获苏门答腊贼酋苏干剌等。初,和奉使至苏门答腊,赐其王宰奴里阿必丁彩币。苏干剌乃前伪王弟,方谋弑宰阿必丁以夺其位,且怒使臣赐不及己,领兵数万邀杀官军。和帅众及其国兵与战,苏干剌败走,追至南淳利国,并其妻子俘以归。至是献于行在。兵部尚书方宾言:苏干剌大逆不道,宜付法司正其罪,遂命刑部按法诛之。(149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