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节 吉尔吉思人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的一个半世纪中,中亚的吉尔吉思人仍然未能建立自己的国家,他们分别在天山南北放牧,他们的命运与叶儿羌汗国、费尔干纳乌兹别克人,以及准噶尔人、大玉兹哈萨克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17世纪,天山南部的吉尔吉思人参与了叶儿羌汗国的内部斗争,并以武力为汗国服务。叶儿羌汗室成员在获得汗位之后都会考虑吉尔吉思人的力量,给予上层吉尔吉思人一定的权力和利益,即使是强大的阿卜杜拉汗也不得不在吉尔吉思伯克中寻求支持。21吉尔吉思伯克往往充当地区总督,如窝尔爵泰·比(Oljotay Bī)成为阿克苏城的阿奇木(最高行政官),阿尔提·库尔特卡·比(Alty Kurtka Bī)被任命为乌什—吐鲁番的统治者。伊斯玛仪汗在争夺王位之时,得到了吉尔吉思伯克科伊萨里·比的支持,以后,伊斯玛仪汗继承汗位(1670—1680)之后任命科伊萨里·比为喀什城的阿奇木。1696年,吉尔吉思人阿尔柱·穆罕默德·伯克(Arzu Muhammad Bek)扶持叶儿羌汗室穆罕默德·艾敏登上叶儿羌汗位,他本人掌握了汗国的实权。以后,阿尔柱又杀穆罕默德·艾敏另立新君。

在叶儿羌汗国的政治斗争中,吉尔吉思伯克们的目光局限在汗国统治中求得一官半职,没有把精力放在统一吉尔吉思人和建立本民族国家的目标上。

与此同时,天山北部的吉尔吉思人受到了日益强大的准噶尔人的威胁。为了保卫自己的牧地,吉尔吉思人与准噶尔人在伊塞克湖等天山以北地区进行了战争。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伊塞克湖一带的吉尔吉思各部未能抵抗准噶尔人的入侵,一部分人留在原地接受了准噶尔汗国的统治;大多数吉尔吉思人离开天山北麓的游牧区,向南迁移到费尔干纳、卡拉捷金以及与它们相邻的帕米尔山前地带。俄国温科夫斯基上尉在1722—1724年间访问准噶尔汗国,他在伊塞克湖没有看到一个吉尔吉思山村。22根据费尔干纳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吉尔吉思人先占领了费尔干纳与喀什噶尔之间的阿赖山谷,以后从那里迁移到费尔干纳的东北坡。1733年,瑞典军官列纳特获得了一张卡尔梅克地图,地图在费尔干纳盆地上标出了吉尔吉思人。2318世纪40年代,在准噶尔人军事实力遭到削弱之后,费尔干纳、帕米尔、中国新疆一带的许多吉尔吉思人重返天山北部地区,参加了驱逐准噶尔人的斗争,也有一些人继续留在费尔干纳,一直生活至今。

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准噶尔统治者对天山北部吉尔吉思人牧地的入侵,以及吉尔吉思人的抵抗运动,被吉尔吉思人以史诗的形式记录下来,如《玛纳斯》(Manas)、《库尔满别克》(Qurmanbek)、《江尼什与巴依什》(Janish and Bayish)、《江额勒木尔扎》(Jangil Mīrzā)和《艾尔托什吐克》(Er-Qoshoy)。这些史诗不仅记录了双方的战争,还记录了吉尔吉思人与准噶尔普通牧民之间的和睦相处,甚至记录了吉尔吉思人与准噶尔牧民共同反对准噶尔统治者的斗争。在史诗《玛纳斯》中,与吉尔吉思军队统帅玛纳斯并肩作战的阿勒曼别特(Almambet)就是准噶尔人,他以忠实、勇敢、智慧闻名。

为了对付准噶尔人,吉尔吉思人与大玉兹哈萨克人联盟。吉尔吉思人还参与了哈萨克人对付河中地区的札尼王朝的战争。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胜利,正如17世纪史家马合木·本·瓦利(Mahmūd b. Walī)在《神秘之海》(Bahr al-asrār,1641)一书中描述的那样,札尼王朝的统治者伊玛姆·库利汗(Imām Qulī Khān)被迫与已经夺取了塔什干绿洲的哈萨克速檀和吉尔吉思伯克的部落代表们谈判。只是因吉尔吉思人内部发生纷争(1626—1627),伊玛姆·库利汗才得以在塔什干和安集延重建统治。

17世纪末,叶尼塞河畔的吉尔吉思人开始向伊犁河流域迁徙。叶尼塞吉尔吉思人于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此后的400年间臣属于蒙古统治。15世纪期间,吉尔吉思社会逐渐形成了伊萨尔(Yssar)、阿尔提萨尔(Altyssar)、阿尔提尔(Altyr)和土巴(Tuba)四个联盟。16世纪末,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此后,俄国人继续东进,侵入叶尼塞河畔的吉尔吉思人领地。1618年,俄国哥萨克人在叶尼塞河上游与鄂毕河上游之间的吉尔吉思人牧地上建库兹涅茨克(Kuzņetsk)据点,逐渐向北强占了从库兹涅茨克到克拉斯诺雅尔斯克(Krasnoyarsk)的吉尔吉思领地。在1627—1635年间,吉尔吉思人不断袭击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库兹涅茨克的沙俄殖民者,为此,他们遭到了沙俄的大屠杀。残酷的镇压激起了吉尔吉思人的反抗,在1639—1641年期间,他们曾包围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一年多,直到沙俄的援军赶来,他们才撤退。此后,俄国人又在吉尔吉思人的领地楚雷姆河上游建阿钦斯克(Achinsk)据点。1701年,俄国军队对吉尔吉思人发动袭击,吉尔吉思人伤亡巨大。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抗争以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大部分吉尔吉思人迁离了故地,揭开了吉尔吉思人第三次大迁徙运动的序幕,导致叶尼塞河畔的吉尔吉思人一分为三。

大多数吉尔吉思人朝西南方向越萨彦岭(Sayani),再越阿尔泰山,进入天山及帕米尔地区,与早先迁到此地的吉尔吉思人会合。举部西迁是吉尔吉思人的痛苦选择,吉尔吉思人民对此段历史有痛苦的记忆,留下了不少诗歌,其中一首唱道: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24



西迁到天山南北的吉尔吉思人与早期迁来的吉尔吉思人融合,逐渐形成现代中亚吉尔吉斯民族,他们对中亚吉尔吉斯民族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留在故地的一部分吉尔吉思人于1733年从叶尼塞流域经蒙古大草原向东迁徙,来到嫩江草原乌裕尔河畔(今黑龙江富裕),形成了今天黑龙江省内的吉尔吉斯族;继续留在叶尼塞河畔的吉尔吉思人成为今哈卡斯族(Khakass)。

17世纪以前,由于叶儿羌汗国、准噶尔汗国、哈萨克人在天山南北的频繁战争,杂处其间的吉尔吉思人没有明确而固定的活动地域。18世纪初,在大迁徙完成以后,吉尔吉思人的活动地域终于固定下来,“塔剌思河与楚河流域、伊塞克湖沿岸、科契科尔和珠穆翰、阿特巴希山和纳林河,以及克列缅丘别(Kremenchuk)和天山其他地区” 25成为他们的固定牧地,以后这些地区被称为吉尔吉斯斯坦。疆域固定以后,吉尔吉思人在语言和文化上趋于一致,稳定的吉尔吉斯民族才开始形成。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