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6世纪中叶,土库曼人仍然控制着从里海东岸一直延伸到阿姆河下游西岸的地区。据1558—1559年来到中亚的英国人安东尼·詹金森说:“从里海到乌尔根奇城之间的所有土地都被称为土库曼之地。” 26土库曼人在这一地区对过境商人收税,当詹金森一行在抵达里海海岸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时,“土库曼国王的海关人员”向他们收税,“每五税一,九分之七的税是给土库曼国王和他的兄弟们”。27
16世纪末,生活在上述地区的土库曼部落陆续向南迁徙,这次迁徙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历时两百多年的大迁徙使土库曼人散居在东起阿姆河西岸,西至里海东岸一直到科佩特山前地带,南抵穆尔加布河中游流域的地区,以后,这一地区成为土库曼人的居地,被称为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90%的土地被沙漠覆盖,其中,世界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地处土库曼斯坦中部,向南北的延伸很长。在沙漠边缘有几块大的绿洲,沙漠的西缘有科佩特山溪水形成的阿克哈尔绿洲,以及戈尔甘河和阿特列克河流域;南缘有穆尔加布河下游形成的莫夫绿洲,再往南是穆尔加布河上游的彭狄绿洲;东缘有以查尔朱为中心的阿姆河中游流域,以及阿姆河下游的花剌子模绿洲。土库曼人的迁入和定居对这些绿洲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早离开故乡的是阿利利部。阿利利人原在萨里卡米什湖畔的绿洲从事灌溉农业,因为不堪土尔扈特人的侵扰南迁,最终迁徙到达鲁恩、尼萨、巴加巴德(Bāghābād)、阿比瓦尔德和莫夫附近地区。基兹尔·厄利部向花剌子模绿洲迁移,最后来到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外撒洛尔部的约穆德人迁往花剌子模绿洲、阿特列克和戈尔甘流域;帖克人迁往阿克哈尔绿洲,继而到了莫夫绿洲;爱尔萨里人迁往以查尔朱(Chārjū)为中心的阿姆河中游绿洲区,未迁徙的外撒洛尔部民留在巴尔罕山中。28内撒洛尔部迁到穆尔加布河和帖振河流域。乔都尔部落联盟中的伊格迪儿部和索云纳吉(Soyunaji)从曼吉什拉克、乌兹博伊和巴尔罕山出发,迁往阿斯特拉巴德,后来又继续迁到北高加索的斯塔夫罗波尔。
大部落的迁徙引起了土库曼小部落的一连串迁移,伊木里利人(Emrelis)、卡拉塔什利人(Qara-dāshlis)、戈克梭人等迁到花剌子模绿洲、帖振、萨拉赫斯(Sarakhs,另译撒剌哈夕)、彭狄(Pende)和阿特列克等地区。
土库曼人迁徙的因素很多,其中,以下几点最为重要:
第一,外来入侵。这一时期,土库曼各部居地受到来自土尔扈特人、哈萨克人和诺盖人的入侵。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人占领了里海北部沿岸和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他们时常绕过里海北岸,沿东岸南下,掠夺和袭击居住在曼吉什拉克半岛和乌斯特乌尔特高原(Ust-Urt Plat)的土库曼人。土库曼人的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正常的游牧生活难以维持,只能离开故地迁徙。最早迁徙的阿利利人就是为避土尔扈特人而南迁的。阿布哈齐在1640年左右来到曼吉什拉克之时,该地的土库曼人部众离散,陷于混乱之中,在此地只剩下七百户,还在卡尔梅克人(即土尔扈特人)的统治之下。29在土尔扈特汗明楚克统治期间(1661—1670),把乔都尔、伊格迪儿和索云纳吉三个土库曼部落从曼吉什拉克、乌兹博伊和巴尔罕山赶走。
哈萨克人在准噶尔人入侵时期向西逃亡,来到里海东岸的北岸,把帖克土库曼人从曼吉什拉克半岛赶走,帖克人又把约穆德人从克孜勒阿尔瓦特赶走,把库尔德人和阿勒里斯人从科佩特山麓的肥沃地区逐出。原来生活在曼吉什拉克的伊孙汉(Esenkhān)土库曼人因为遭到诺盖人,以及后来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两岸来的土尔扈特人和哈萨克人的袭击,也向花剌子模迁移。
第二,希瓦汗国的民族压迫政策。希瓦汗阿拉不·穆罕默德去世(1622)以后,他的儿子们为夺取汗位展开了一场难以弥合的斗争,土库曼人卷入到这场斗争之中。伊斯法德雅尔(Isfandiyār)在土库曼人的支持下回国继承了希瓦汗位,在位期间(1623—1642),他借用土库曼贵族力量压制和打击乌兹别克汗室内部的政敌,一部分土库曼人得到重任,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土库曼上层还掌握了国家赋税的征收大权,有些人甚至进入汗室的军事决策核心。伊斯法德雅尔的做法引起了乌兹别克贵族的不满。阿布哈齐登上汗位(1643—1663)以后,一改伊斯法德雅尔的民族政策,在汗国中央政权中清洗和屠杀土库曼人。阿布哈齐对土库曼人的行为极端残忍,除了屠杀外,还逼迫土库曼妇女和儿童为奴 30;甚至限制土库曼人的行动,不经汗的允许土库曼人不得进入汗国首都希瓦。在经济上,土库曼人在花剌子模的农田被剥夺,阿布哈齐把国内灌溉最便利的土地分给了392名乌兹别克显贵 31,一度企图把土库曼人赶出呼罗珊(穆尔加布河绿洲)。在民族压迫政策下,土库曼人被迫远离希瓦汗国的统治中心,迁往乌兹别克人统治薄弱的地区。
第三,地方乌兹别克贵族的横行霸道给土库曼人的生活带来困难。乌兹别克贵族们强行关闭了沟通阿姆河与萨里卡米什湖的达里亚利克干渠 32,流入乌兹博伊河的水中断,湖水下降,原以阿姆河、萨里卡米什湖、乌兹博伊河为基本水源的灌溉系统荒废,多年以后,靠这些水源灌溉的绿洲农业区开始被卡拉库姆大沙漠吞噬,在其上生活的土库曼人只好向其他地区迁徙。
第四,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以后,海路取代古老的陆路欧亚交通导致里海周边商路上的一些重要城市衰落,这是土库曼人南迁的因素之一。以里海沿岸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为依托的土库曼游牧经济受到影响,游牧生活难以维持下去。于是,土库曼人只有迁徙到别的地区。
土库曼人的南迁促进了卡拉库姆沙漠边缘绿洲区的开发,此后,在今土库曼斯坦逐渐形成了以阿克哈尔为中心的绿洲区;以帖振、莫夫为中心的帖振河、穆尔加布河流域绿洲区和以查尔朱为中心的阿姆河中游绿洲区。土库曼人在绿洲定居下来,大迁徙运动对现代土库曼民族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过,直到19世纪中叶,土库曼人都没有建立起巩固的政治秩序。
18世纪中叶在呼罗珊建立的阿夫沙尔王朝是土库曼阿夫沙尔部(Afshār)人纳迪尔(Nādir)创建的,该王朝以波斯王朝继承者的身份出现,维持了六十年(1736—1796)。纳迪尔在青年时代曾与母亲一道被邻近的土库曼人俘虏,在希瓦被卖为奴隶。1708年,他逃到了阿比瓦尔德城,在此组建了一支骑兵与附近的土库曼部落作战,逐渐获取了呼罗珊一部分地盘。1726年,他的部队开始为波斯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效力,是年,收复了被阿富汗人占领的马什哈德和呼罗珊等地;1729年,把阿富汗人赶出波斯;次年,把奥斯曼人赶出西波斯。立下战功之后,1732年,纳迪尔立塔赫马斯普之子为波斯沙赫,称阿拔斯三世,他本人以摄政者的身份辅佐新主。在1736年瑙乌鲁兹节(Nawruz,波斯新年)来临之际,纳迪尔在木干草原上召开了一次大会,会上,他被选为沙赫。阿拔斯三世被废。纳迪尔以马什哈德为中心建立阿夫沙尔王朝,他本人取沙赫称号。
土库曼人占据的莫夫成为纳迪尔的战略基地,纳迪尔企图把花剌子模的约穆德土库曼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