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现在称为卡拉卡尔帕克的民族是一支说突厥语的突厥—蒙古混血民族,他们最早出现在中亚境内的时间是16世纪,在此之前,他们与曼格特蒙古人一起生活在乌拉尔山区的诺盖汗国内。
卡拉卡尔帕克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6世纪至8世纪生活在咸海草原的佩彻涅格人和古思人。10世纪初,一部分佩彻涅格人西迁到第聂伯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南俄草原,俄国文献称之为高筒黑帽,“卡拉卡尔帕克”一词是突厥语,意为“黑帽子”。留居在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佩彻涅格人东支与聚居于乌拉尔河流域及其以东、以南的蒙古族诺盖人生活在一起,逐渐与诺盖人融合,他们被称为“卡拉卡尔帕克诺盖人”。
16世纪后期,卡拉卡尔帕克人南迁来到了锡尔河下游地区,归属于哈萨克汗国。尽管他们处于哈萨克人的包围之中,但是,卡拉卡尔帕克人继续保持语言和政治的独立性,过着具有特色的半定居生活,社会基本单位是由本族酋长管理的部落。直到20世纪初,他们还保留着一些氏族部落的残余。
17世纪,由于准噶尔人与哈萨克人的战争,锡尔河下游地区的卡拉卡尔帕克人南迁,来到锡尔河中游地区。一些人迁移到了泽拉夫善河谷,居住在撒马尔罕以西地区,与乌兹别克族的契丹—基普察克部接壤。这些卡拉卡尔帕克人在封建化发展的过程中丧失了大批牲畜,加速向定居农业过渡。以后,他们参加了1681年在泽拉夫善河中游发生的反封建起义。1825年,他们参加了布哈拉汗镇压契丹—基普察克部起义的战争。另一些人数不多的卡拉卡尔帕克人住在汗国北部的克尼梅赫地区的草原地带,仍以游牧的畜牧业为生。
18世纪20年代,准噶尔人的入侵使留在锡尔河中游的卡拉卡尔帕克人继续迁移,大部分人迁到了希瓦汗国境内,一些人继续北上,迁到了恩巴(Emba)河流域,在那里他们参加了哈萨克人与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人争夺牧场的斗争。
1743年,小玉兹哈萨克人进攻卡拉卡尔帕克人在锡尔河下游的居住区,卡拉卡尔帕克人被击溃,开始向各处逃散,一部分卡拉卡尔帕克人去了塔什干和费尔干纳,大部分迁移到了咸海南岸,由东往西占据了克孜勒库姆沙漠、阿姆河下游三角洲、乌斯秋尔特高原。在19世纪初的十年中,他们最终定居下来,成为希瓦汗国臣民。
咸海南岸的卡拉卡尔帕克人以畜牧业为生,过着半定居的生活,他们饲养的牲畜主要有羊、牛、马、骆驼,同时,兼顾灌溉农业和捕鱼业、养蚕业。卡拉卡尔帕克人的传统居所是毡房,毡房先由木棍搭成框架,再用芦苇草将框架空隙填塞,墙壁及顶部则用黏土抹光。毡房内以地毯、挂毯等装饰。
在锡尔河下游务农的卡拉卡尔帕克人以村落的形式组织起来,一个村庄往往由一个家族或几个有亲戚关系的家族组成。村庄一般沿灌溉地域分布。
卡拉卡尔帕克村庄中有专门的手工业,主要部门有棉花、畜产品和渔产品加工,其中,轧棉及棉花加工行业最多,以织物、刺绣著称,此外,皮饰、木雕等镶嵌工艺也很著名。卡拉卡尔帕克人的传统民族装饰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至今。
务农的卡拉卡尔帕克人要向希瓦汗国缴纳名为萨尔古特克西梅的税,税额一经确定,不再变更。由于经常闹水灾,大部分原来预定的耕地年复一年地不能耕种,因此,实际耕地所承担的赋税常常是很重的。此外,卡拉卡尔帕克人的耕地远离汗国中心,税吏在获得卡拉卡尔帕克地区统治者的支持之后,在征税之时不受监督,随便提高税额,造成了卡拉卡尔帕克人的重负。卡拉卡尔帕克人还为希瓦汗国服兵役,许多人背井离乡,常年不能归家。不过,卡拉卡尔帕克贵族在希瓦汗国具有一定的势力,在亦剌克掌权时代,一位卡拉卡尔帕克人曾被扶持为希瓦汗。
在各个历史时期,卡拉卡尔帕克人中产生了许多诗人,他们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以文学形式传颂着本民族的历史,如著名的勇士歌谣《阿尔巴梅斯》、《克尔科克兹》、《科布兰》。卡拉卡尔帕克人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教徒。
在准噶尔人入侵之时,卡拉卡尔帕克贵族与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政府谈判,希望加入俄国国籍,但这些谈判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大约在1732年,小玉兹哈萨克汗阿布勒海尔将其牙帐移到锡尔河附近地区,卡拉卡尔帕克人通过阿布勒海尔汗,向俄国代理人特夫克涅夫宣誓臣属于俄国,这种臣属关系以后成为俄国提出对锡尔河下游地区主权要求的根据。
1740—1741年,俄国格拉蒂舍夫中尉访问了卡拉卡尔帕克地区。卡拉卡尔帕克的统治者重新提出加强与俄国之间联系的问题。这次谈判之后,卡拉卡尔帕克使团于1742年前往奥伦堡,在商定好有关条件之后,1743年,使团去了圣彼得堡。然而,谈判最终没有任何结果。1811年,希瓦可汗把锡尔河下游的卡拉卡尔帕克人迁移到阿姆河下游两岸,他们是今卡拉卡尔帕克民族的主体,并在苏维埃时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 * *
1 (清)梁份:《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2页。
2 《哈萨克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第149页。
3 同上。
4 对“玉兹”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玉兹一名来自阿拉伯语juzc,意思是“一部分”或“一个分支”;另一种认为它源于突厥语yuz,意为100。有文献将三个玉兹分别称为大帐、中帐和小帐,在清代文献中,分别以右部、左部和西部称之。
5 关于哈萨克三个玉兹形成时间的问题,史学界有多种看法。德国学者加文·汉布里认为在哈斯木汗死后(哈斯木死有两种说法,一说在1518年,一说在1523年),“统一的哈萨克国家瓦解,……分成三个独立的汗国或帐”,参见Gavin Hambly, Central Asia, p.143。日本学者羽田明认为:“哈萨克17世纪分为大、中、小三部。”参见〔日〕羽田明:《西域史》,《中亚史丛刊》1988年第5期,第106页。苏联学者魏勒尔认为:“18世纪早期,哈萨克形成三个所谓的帐。”该书记载,“16—17世纪中亚地图”上已标识小帐、中帐和大帐,参见Geoffrey Wheeler, The Modern History of Soviet Central Asia,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64, pp.31,249。我国学者张广达先生认为:“早在16世纪末叶,哈萨克人内部逐渐形成三大支,即大、中、小三玉兹。”参见北京大学历史系编:《沙皇俄国侵略扩张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7页。王治来先生认为:“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前期,哈萨克人得到相当的发展,并开始分成为三个玉兹。”参见王治来:《中亚近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罗致平先生认为:“1589年,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已区分为三个玉兹。”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哈萨克族”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又有一说:“大约从16世纪末叶以后,哈萨克族……已经分为三个玉兹。”参见国家民委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中国少数民族常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