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返回上一页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

时间:2023-03-27 11:41:15

徐玉梅

(临沂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医药卫生界、教育界政协委员座谈时提出了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理念,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教学摆脱了传统第一课堂教学的局限,改变了以单个专任教师为教学主体,以单门课程为教学载体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大思政课”融入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实现了理论课堂到实践课堂的转移,促进了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立体互动,打破了学科壁垒,促进思政元素与学科内容的无缝衔接。探索实施“大思政课”的理念和思路,需要从调动起大学生的心理机制入手,以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与同频共振。

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空间场域

(一)日常公共的空间环境

空间是人类实践的场域,体现着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转向,空间具有其哲学逻辑。空间研究涉及关系、权力以及知识路径。同时,空间还有社会操演作用,与人的主体性行为有关。“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1]573现代社会正在经历的空间生产实践,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客观空间,也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主观空间,而是人们探索发掘的开放性社会关系空间。“空间概念连接了精神与文化、社会和历史,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发现——生产——创造。”[2]24因此,空间既具体又抽象,既是一种物质实践和符号表征,更是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来的社会秩序本身。

日常空间是生产关系再生产,是极其重要的学习资源。人造环境与自然景观,形成了场所中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其中,地点混生并置形成的身体实践与公共交往,伴随着流动空间内的解码实践和创意表现。“大思政课”可以通过文化雕塑设计、湖畔河边晨读、主题博物馆参观等动态的空间体验行为,利用学校统一性与整体性布置陈设,实现列斐伏尔所说的意义的连续性和内聚力。除了大学校园景观营造,大思政育人的实践还表现在主动利用好城市景观和乡村风物。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沉浸式思政课“治水人”在南苏园的“微型洱海”进行;湖南大学也充分利用岳麓书院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课堂从市内移动到户外。

法国学者米歇尔·德·塞托曾发出这样的疑问:“观察这样一个世界的乐趣到底是出自何种机制呢?人们从中得到强烈的快感。我自问,这种在整体观察、俯瞰、将认为建筑奇观最异乎寻常部分集合起来的愉悦从何而来?”[3]168无论是整体观察的俯瞰还是行走于空间的浏览,被规划的富有诗意的隐喻空间给体验者以多层次的思考。山川河流、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丰富的学习资源,经典故事、红色歌曲、革命英雄成为集体记忆的符号,全民抗疫、脱贫攻坚、备战冬奥是鲜活的时代教材,社会考察、实地调研、基地实践是效果极佳的学习方法,一对一交流、多人合作、仪式性交往,激发大学生建立起与社会的互动式情感链接。

(二)特定场域的文化展演

空间是被实践的地点。艺术作品和文艺演出是在元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再生改变,其展出方式是不断被生成的。观众与演出者在特定地点汇合,在互动场域中挖掘历史、政治与表演之间的融合和对话。为了弘扬沂蒙精神,搭建思政实践空间,临沂大学在校内积极推出话剧《沂蒙情深》《沂蒙母亲》、主题乐舞剧《沂蒙畅想》《沂蒙印象》、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沂蒙史诗》、大型原创舞剧《渊子崖》和艺术党课舞台剧《初心》,同时依托社会服务项目,积极建设“沂蒙红色文化展览馆”,搭建起“高校—政府—企业”协同推进机制。一个由符号系统设计而成的特定场域,包含着历史、社会、文化、个人各个层面的对话关系。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的“超场域:乡村与都市空间的文化实践展”关注乡村和都市空间中社会、政治与观念的相遇,致力于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

(三)赛博空间的虚拟场景

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场景融合中,全息影像提供的虚拟现实和物质世界的真实时空连在一起,形成泛在空间的沉浸式传播。数字游戏、虚拟现实和装置艺术实现了技术化的沉浸空间,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云计算等诸多新技术,提供了一个高度沉浸化的世界。新媒介通过参与空间重组、混合现实,带来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数字化感知。数字动画技术打造真实历史场景和人物,3D重构和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亲历”战争年代。在这种“大思政课”氛围下,学生不但实现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还让人成为媒介的延伸。这种延伸指的是,人通过调动感觉器官进行系统性整合,实现大脑细胞新的连接关系,重新塑造人的思维模式。

VR和人工智能等沉浸式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形态与技术形式,也体现了技术与社会和人性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打通了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的界限,实现了没有边界的传播。沉浸式的体验在整合着人的身心感知,学习和娱乐也实现了一体化的链接,通过人机对话达成深度学习效果。而且由于媒介内容上的共享性以及人机交互的应用,使用者可以共同创造新的内容和传播形式。

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流程

(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流体验

197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心流”这一概念。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心流”指的是一种个体参与活动时进入忘我的状态。在心流状态中,人的感觉敏锐,思维活跃,注意力专注,内心满足。心流体验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当下的大思政课的教学。

首先,要有清楚的目标,明白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大思政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学生带着一定的目标,参与的方式也就会比较积极。同时,新形势下的“大思政课”还要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心流具有激励机制。强烈的动机可以激发人的挑战欲望,推动个体去满足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心灵的满足状态接近于马斯洛说的高峰体验。但与高峰体验不同的是,心流体验会激发出无意识状态,激发学习者挑战更大的目标。

其次,心流体验是自觉自愿的创造性行为。心流理论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在对艺术家、作曲家、运动员、国际象棋选手等数百人进行了一系列访谈后得出的结论。受访者表示,心流体验如同水流源源不断,伴随着兴奋与愉悦。随着心理研究的深入以及空间场景理论的发展,思政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对社会空间的运用。在“大思政课”教学中,外部独特空间与内部心理机制的关联,帮助大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知识结构的建立。同时,心流美好的感觉吸引个体有继续体验的愿望,从而获得技能的提升与自我的完善。

再次,心流体验需要在活动与能力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才能形成。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控制活动走向。个体能力超出活动,个体的心理内驱力发挥不出来,就会产生无聊或者厌倦。能力达不到活动要求,个体就会产生焦虑。实行“大思政课”项目的教师需要针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心理预期,对项目做好充分的研究,并设计具体可行的问题,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完成任务能够得到反馈。“大思政课”通过全景化、动态化、体系性、协调性的项目化教学,将立德树人贯彻

提醒您:因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在线阅读地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机制与实现路径

12
经典故事
王昭君斗财主
郑板桥巧戏土财主
夜半子时迎财神
爱神和财神的较量
菩提骷髅珠
盗墓者说之──婉儿
白半仙智对盗墓贼
盗墓贼护国宝
催眠术
唐伯虎赖阁老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