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并让梅里狄斯做为我们讨论的例证。
梅里狄斯已经不像二三十年前那样享有盛名了,当时他震撼大半个世界以及整个剑桥的威势已一去不回。我还记得以前读到过他的一句诗:“我们活着,不成刀剑便成朽木。”那时,我内心顿起沮丧之情,两者都非我所愿,而且我也绝非刀剑之材。其实这句话也没有什么可令人沮丧的,因为梅里狄斯本人现在已如池中朽木,潮浪或许能将他的声名提高一些,但他在一九○○年做为世界精神力量象征的盛况已随大江东去,永难重现。他的人生观并不健全。他对滥情主义的严厉攻击也使这一代的人深感不耐;现代他反对滥情,但反对得比他得法。他高喊的陈腔老调正显示出他本人就是个滥情主义乾。他对大自然的观感也不似哈代那样能历久常新;表现出的只是一派的萨里作风;凌乱松散一如风中野草。他写不出像《还乡记》第一章那样的大块文章,正如伯克斯山不能路到萨里斯伯平原一样。由于他对英国的山川景致所蕴藏的悲剧性以及永恒性茫然无知,所以他对生命中蕴藏的悲剧性也无从了悟。当他俨然若有所为之时,发出的只是一种粗嘎的高叫怒骂之声,然后又变为沮丧不堪。我觉得在某一点上他与但尼生相像:无法沉得住气。而他的小说中的社会价值观也显得造作失真。裁缝不像裁缝,板球比赛不像板球比赛,甚至火车不像火车,而他笔下的家庭好似一种才从箱内取出的玩偶一样,歪歪倒倒,胡须上还沾着包箱内的稻草。总而言之,他的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极其古怪。部分原因可归之于他的想象力贫弱,这是无可厚非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于他的虚饰和错误所造成的。就由于这些虚饰,空洞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说教,以及题材仅限于郡市家族的偏窄,使梅里狄斯变成池中之木随波而逝。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是英国小说史上最佳的布局者,所以讨论情节我们就得先对他致敬。
梅里狄斯的小说情节十分严谨。我们可以对狄更斯的《大期望》以一句话尽述其情节,对梅里狄斯的《哈里。李奇蒙》则不能,虽然二者述说的都是一个年轻人误认其财产来源的故事。梅里狄斯的情节与其说是悲剧甚或喜剧女神的殿堂,毋宁说是林荫山坡上星罗棋布的亭院。而他的人物各凭本领据领一方,于是亭台人物互相辉映而别出新貌。人物产生事件,事件影响人物二都结合紧密,这就是梅里狄斯的布局之妙。这些布局或悦人心目或感人肺腑,但总是令人意想不到。这种出人意表但又能令人信服的情形,就是情节成功的表征:人物自应发展平稳,但情节需出人意表。在《包全普生平》一书中对希拉尼尔医生的鞭打就是一件出人意表之事。我们知道郎弗里不喜欢希拉尼尔,对后者的冲动急进有所误解,可说已到深恶痛绝的地步。我们也看到巴斯克烈特的百般挑弄。梅里狄斯像玩纸牌似地让人物顺情发展,但当事件发生之时却往往变成惊人之笔,大出读者及书中人物意料之外——出自一种极崇高的动机,一个老年人鞭打另一个老年人。这种悲惨却又可笑的事件是这两个老人应有的结果,同时也使书中的所有人物呈现新的意义。这件事并非《包全普生平》的中心,其实这本书根本就没有中心。这是一个布局,一道让小说通过而呈新貌的门户。接近终了时,包全普溺水而死,希拉尼尔和郎弗里也在他的尸体前互释前嫌,在这当儿,梅里狄斯企图使情节符合亚里士多德的匀称规则,企图将小说变成一座排难解纷的舞台。但是他并未成功:《包全普》仍然是一连串布局的集合体(到法国访问也是布局之一),这种布局来自人物而又影响人物,可称佳构。
现在再简单扼要地说明情节中的神秘成分:根据“王后死了,后来才被发现是死于悲伤过度”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再举出梅里狄斯的《自我中心者》作为例子。这本书的情节极为特出,对隐秘感情的处理尤其出色:这件事发生在书中人物丽地西亚的身上。
开始的时候,作者将丽地亚西的一切心理生活都告诉了我们。威鲁拜爵士曾经两交遗弃她,她虽然很悲伤,但也认了。自此以后,作者为了制造戏剧性高潮,即开始不再提及她的内心活动。情节很自然地发展下去。直到威鲁拜自感对另外一女子克拉娜没有把握转而再向她求婚时,我们才又接触到她的内心。就在他向她求婚的那个具有决定性的午夜,高潮出现——她竟然一口回绝了他。此时的她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然而梅里狄斯却将这种转变一直秘而不宣。事实上,如果我们事先对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反而会将这幕喜剧的气氛弄坏。威鲁拜爵士是罪有应得,必然要受一些打击和折磨的。但是,果真在事前,作者即让我们看见他设下的陷阱,我们将会觉得意兴索然。所以作者不让我们知道丽地西亚转变为冷漠的原因。这是小说中情节与人物发展不能兼顾而有所取舍的无数例子之一,而梅里狄斯在这里可说是匠心独具,选择了情节。
夏洛蒂。布朗黛在《薇娜德》一书的一次失误,给了我们一个选择错误的例子。作者要露西。丝劳将她发现约翰医生就是她从前的玩伴这件事秘而不宣。当真相露出的时候,读者确也为此一情节上的转折而精神一振,但是露西的人物完整性却大受损害。在此以前,她一直保有一种一贯的人格,对她所知的事情完完全全地吐露出来,这好似就是作者赋给她的道德任务。然而这时她突然对压力屈服不敢开口,难免有点令人丧气。当然这件事只是书中的一个小瑕疵,对她还不会构成太大的损害。
有时情节分量过重,使人物发展处处受到压抑,不然就是在巨大的命运轨迹下人物变得渺小卑微,使我们怀疑他的真实性。这种情形在哈代的小说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哈代比梅里狄斯伟大得多,但以小说家的成就而言,则反而比后者为低。对我而言,哈代在本质上是一位诗人,他在极高之处构思他的小说:这些小说必须是悲剧或喜剧,其分量沉重得必须落地有声。换句话说,哈代安排事件的重点在因果关系,而转脚之处即在情节,人物只能依着情节的需求听任摆布。除了黛西以外(她给人的感觉是超越了命运),哈代小说的人物面总是难以令人满意。他的人物都是陷入于各种不同陷阱中的困兽,最后都是手足被绑任人宰割;处处都是对命运的强调。然而,即使为情节作了如此重大的牺牲,我们反而觉得情节虚而不实。高高在我们之上的命运,而不是运行于我们之间的命运,才是哈代的威萨克斯小说中的特色。
哈代的戏剧《王朝》极为成功:不但剧力万钧,因果关系笼罩所有人物,同时情节与人物的衔接天衣无缝。然而,在他的小说中,虽然同样是可怕而超越一切的命运在作祟,却总无法使人信服其真实性。在朱迪的不幸中,我们总觉得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换句话说,这是人物过分迁就情节之弊。朱迪除了表现一点乡村味道外,已活力尽失,变得干枯瘦弱。这就是我所能体认出的哈代小说中的弊病:他对因果关系的强调已超过了小说形式所能负荷之量。他是一位诗人、独世者、先知。梅里狄斯和他相比,如萤光之比明月。但是梅里狄斯了解小说的负荷量:了解什么时候该让人物迁就情节,什么时候应由人物自由发展。小说的准则——其实,我并不相信什么准则,因为我喜爱哈代甚于多德无法相容。在小说中,人类的喜怒哀乐并不是由行动表现,除了通过情节外,它寻求着各种表现方式,将它严格纳入情节的轨道之中是应该的。
在情节与人物争胜的绝望战争中,情节也常放出冷箭,几乎所有的小说结局都十分柔弱无力。原因是此时必须由情节出来收拾残局。这是必要的吗?为什么小说家不能在他觉得无头绪或厌烦的时候就收笔?然而可吧的是他必须要把事件一一交代清楚,而通常在这种情形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