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臂也许会捣毁家具,但亦能醒人耳目。就像幻想小说家一样,他能运用一道光体,有时或可照出家具上的污迹——这是一般常理之手触摸过多所致;并且将家具排设得比平居之时更生动美观。这种偶然性的写实,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很有耐心并且很精确地描写一件刑事案或一个楼梯。美尔维尔能分门别类地细数鲸鱼的产品(“我发现最平凡的事就是最繁复的事。”他说)。D.H.劳伦斯可以描绘出一个花草之原或一个通入弗列曼陀的入口。有时候,庭前的小景小物似乎吸引了预言小说家的全部注意力——他像小孩子做游戏一样对这东西全神贯注忙碌不堪。在这个间歇性期间,他的感觉是什么?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激动?还是他在作暂时的休息?我们不甚清楚。此时他的感觉必然与特任大使正在做乳酪或乳酪大王正在搞国际外交时的感觉相同。然而,他们这时候的感觉又是什么?不管它是什么,这就是这类小说的通性,并且使小说产生艺术作品中常见的调剂:作品外面的粗糙性。当他们从我们眼下通过时,我们会发现许多高低参差之物,这些东西既不会使我们拍案叫绝,也不会令我们深恶痛绝。等到它们过去之后,我们也忘了这种粗糙面而觉得它们像月亮一样平滑。
说到这里,预言小说似乎也有它一定的特色。它需要谦虚之心以及幽默感的摒除;他另有所指——我们不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例子中下结论,以为它的所指必是怜悯和爱;它有时写实;以及它给我们歌曲或声音性质的激动。它与幻想不同:幻想漫无目标,而它的脸永远朝向一面。对预言而言,混乱只是一时的现象,对幻想,混乱则是其本质——《屈斯全。宣狄》必须乱成一团,《茱莱佳。道伯逊》也必须不断地变换神话。有人以为预言小说家比幻想小说家更离谱。其实,这是他在写作时,处身于一种较后者更为遥远的感情状态之故。具有这一方面才能的小说家并不多。爱伦坡偶有表现但不足称道。霍桑自困于个人的救赎问题而无法施展。哈代,这位哲学家兼伟大诗人,或有可为,然而他的小说只能高瞻远瞩,却发不出声音。不错,作者自己已经坐到后面去了,而他的人物却未向后延展,哈代指给我们看他那些人物的一举一动,他们与我们的苦难或有相同之处,但他们永不会延展——朱迪永远不会像米提亚一样走上前来说:“诸位,我做了一个好梦。”而使我们胸中块叠顿消。康拉德与哈代情形一样,马罗的声音中为太多的经验所阻而难以高歌,许许多多的回忆——懊丧及美丽的回忆——使他暗哑失声。他的创造者看得太多了,以致眼睛超越不了因果关系。哲学——即使是像哈代及康拉德所有的那种既富诗意又带感情的哲学——常把作家带入对生命及事物的沉思默想之中。而预言者从不沉思默想,但也不强作表现,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将乔哀思列入名单中的原因。乔哀思具有许多与预言小说家相同的性质,而且他已表现出一种对邪恶的超乎常情的理解(尤其在《一位年青艺术家的画像》一书中);但是他太匠气,像个工匠似地四处找工具或什么的,而把他的宇宙打得稀烂!他的内在虽然松驰,但却也表现得太过严谨,若非有意,他从不含混其辞;他总是说、说、说,却从不唱。
所以,虽然我深信这次演讲中所论及的问题是小说中极其真实的一面,我只能想出四位作家来加以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尔维尔,D.H.劳伦斯,以及爱密丽。布朗黛。陀氏已经论述过,劳伦斯与布朗黛留待最后再说,美尔维尔才是我们的中心点,而美国微软公司尔维尔的中心点则是《白鲸记》。
如果把《白鲸记》看做一本饶富诗情的捕鲸记录,这本书一点也不难读。然而一旦我们察觉出书中的歌声,它就变得艰深且重要无比。将《白鲸记》的主题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一场拖得太久或打得不得法的对抗邪恶之战。白鲸就是邪恶,阿哈巴船长追之不懈,结果他的侠义之气转变成复仇之火。这句话——说它是全书的象征也无不可,如果我们觉得必要——与前面所说此书是一本捕鲸记录并没有多大分别,也许使我们远离书中意旨。因为它会使我们对书中所发生的林林总总等而化之,反而无法领略其外表高低参差的粗糙性以及内部隐含的丰富意义。争斗的观念则可保留;所有的行动都是一种争斗,只有快乐才是和平。然而是什么与什么之间的争斗?如果我们说是善与恶或两种不能相容并存的邪恶之间的争斗,我们就大错特错。《白鲸记》的本质——它的预言之歌——响彻全书,而它的表面含义,其实是一道伏流,是无法以语言描绘得出的。即使在结尾处,当船沉没,而天国之鸟被钉在船桅之上,从大旋涡中跳出的空棺将伊希梅尔带回人间——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捉摸不出它的歌词。歌声时强时弱,但解曲不易,当然看不出把一切归向于普遍性怜悯与慈爱的延伸,听不到“诸位,我作了一个好梦。”
此书的不寻常性质曾出现于小说开始时的两个事件之中——那段谈及约拿的证道,以及奎奎格的友谊。
那段证道词与基督教义无关:它要求的是不望回报的忍耐及忠诚。证道者“跪在讲坛前边,把他那双棕色大手交叉抱在胸前,闭着眼睛仰起头来,献上极深挚虔敬的祈祷,仿佛他是跪在海底祷告”。然后他逐渐激烈起来,最后以一种比威吓更为令人心悸的欢呼之声作为结束。
愿那有着坚强的臂膀的人支持自己,当这条卑鄙险恶的世界之船沉没时还撑持得住的人得到喜悦。愿那在真理上毫不宽纵的人得到喜悦,他把一切罪恶杀尽、烧光、毁绝,尽管这些罪恶是从参议员们和法官的袍子底下拉出来的。愿那只承认主上帝,只忠于天上,此外不承认法律或主宰的人得到喜悦——最高等的喜悦。愿那不为狂乱的暴徒之海洋所掀起的汹涛巨浪所摇撼,坚守这万世不易的龙骨的人得到喜悦。愿永恒的喜悦和吉祥临到这样的人:他临死时能够用最后一口气这么说——天父啊!我主要是从你的责罚来认识你的,不管进地狱还是进天国,我在这里断气了。我一向极力归属于你,不归属于这个世界,也不归属于我自己。但这算不得什么!我把永恒归给你;一个人若活得比他的上帝更长久,那算什么人呢?
我们在小说将近结束,灾祸来临之前所遇到的最后那艘船,船名也叫“喜悦”,我以为这并非巧合。那是一艘不祥之物,它与“白鲸”有过遭遇,并且被“白鲸”打得遍体鳞伤。我不知预言者的这种安排是什么意义,他也无法告诉我们。
紧接着证道之后,伊希梅尔和野人奎奎格成了心腹之交。而这本书一时也看起来像一本兄弟英雄史。然而,人与人的关系,美尔维尔以等闲视之。经过那一次奇特而又轰轰烈烈的出场之后,奎奎格几乎被作者所遗忘。几乎——不是完全。后来,将近尾声时,他生了一场病,别人为他做了一副棺材,但并没派上用场,因为他又好了过来。就是这副棺材,像救生艇似的将伊希梅尔从最后的大旋涡中救起。这也不是巧合,而是一种突起于美尔维尔心中,未曾预计过的连接。《白鲸记》含义丰富,这些含义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姑且不论。将“喜悦号”以及棺木作为象征物看是不对的,因为即使它们的象征性正确无误,也会使全书变得寂默无声。《白鲸记》不可言诠,除了说它是一场战斗,此外都是歌声。
美尔维尔作品所表现的力量大部分得自他对邪恶的观念。通常邪恶在小说中都是较弱的一环,它不是仅被视为行为的不当就是掩映在神秘气氛中。对大多数的小说家而言,邪恶只能表现在性行为及社会层次上;或者,邪恶只是一种面目模糊之物,因而以特殊的形式加上诗意的暗示才是适当的表现方法。他们少不了邪恶,邪恶对他们是一种恩慈之物,因为它的存在可以帮助他们小说情节的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