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黄侃笑曰:“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你今有父,何足以谈论墨学?我不是骂你,聊试之耳。”弄得胡适哭笑不得。
但陈汉章、黄侃等人的嘲笑,并没有令学生们听课的热情稍减,甚至连外校学生,也慕名前来旁听,课室挤不下,只好改在第二院的大教室里上课。
梁漱溟也是教哲学的,他的课题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由于来听他课的学生太多,原来的课室容纳不下,也要换成第二院的大讲堂。梁氏是土头土脑的墨子形象,大讲西方文化与哲学;胡氏是喝足了洋墨水的杜威形象,讲的却是中国哲学。两人在楼上楼下同时开讲,打起了哲学对台,但同样是听者如堵,人头挤挤。
两人的对台,打来打去,唾沫横飞,在学生中都那么受欢迎。他们斗得愈激烈,学生们的收益就愈大。
胡适洋洋十余万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经过整理,由蔡元培作序,1918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的,采用了新式标点符号的学术著作。在内容上,完全打破“训诂古书”的老套套,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主,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引用古人的话,则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以彰显自己的观点。这一切,在当时都是破天荒的。
蔡元培没有理会陈汉章的嘲笑,在序中对胡适大加赞扬与鼓励:“我只盼望适之先生努力进行,由上古而中古,而近世,编成一部完全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我们三千年来一半断烂、一半庞杂的哲学界,理出一个头绪来,给我们一种研究本国哲学史的门径,那真是我们的幸福了。”
不过,胡适的哲学史只出了上卷,再没出下卷了。当时有人断言他写不出下卷,因为他不懂佛学。他的《白话文学史》,也是只有上卷没下卷。黄侃后来在课堂上调侃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们问什么叫“著作监”?黄侃说:“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学生们哄堂大笑。
北大教授讲课,一向很欢迎别人去旁听,不管你是不是这个班上的学生,甚至不问你是不是北大的学生。不然,胡、梁二人的课,也不会有一二百人的盛况。学生与先生之间互相析辩驳难,也是寻常之事。
有一回钱玄同在课堂上讲广东音韵,课后被广东籍学生质疑,写信指出他所讲的广东音韵有错。在下一堂课时,钱玄同便向学生公开承认,这位广东同学对广东音韵的解释是正确的,他不是广东人,对广东音韵一知半解,并表示很感谢这位同学纠正了他的纰漏。这一类的美谈,在北大不胜枚举。
北大成了全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地标,甚至把远在南方的新青年也吸引来了。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毛泽东,承认深受《新青年》的影响,“我当时非常佩服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有一段时间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成为我的楷模。”1918年8月,毛泽东偕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24名青年,扛着被服书卷,投奔北大而来。毛泽东由李大钊安排在北大图书馆当一名助理员。他说,从此,“我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大,思想也越来越激进。”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