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五四运动的预演 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五四运动的预演

在《新青年》的同人中,曾经有一个共识,就是二十年内只谈文化,不谈政治。这个主张是胡适提出来的,凸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色彩,而不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胡适希望扮演一个自由知识分子角色,而不要像他的前辈梁启超那样,在知识分子与政客之间,来回摇摆,身份模糊不清。

[胡适说] 那时我有一个主张,认为我们要替将来中国奠定非政治的文化基础,自己应有一种禁约:不谈政治,不参加政治,不与现实政治发生关系,专从文学和思想两方面着手,做一个纯粹的思想文化运动。所以我从那个时候起二十年不谈政治,不干政治,这是我自己的禁约。

胡适的这个主张,后来成了他“反对革命”的一条罪状。虽然谈不谈政治,纯属个人自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在二分法盛行的年代,不革命就是反革命。

最初新青年同人大家约好不谈政治,可是,后来陈独秀要谈,这也是他的自由。陈独秀说:“本志社员中有多数人向来主张绝对不谈政治,我偶然发点关于政治的议论,他们都不以为然。但我终不肯取消我的意见,所以常常劝慰慈、一涵两先生做关于政治的文章。”渐渐地,李大钊、高一涵他们都开始大谈特谈政治了。陈独秀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你谈政治也罢,不谈政治也罢,除非逃在深山人迹绝对不到的地方,政治总会寻找你的。”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这几位北大教授和学生的政治热情更加高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想谈政治了。

1918年的夏天,发生中国留日学生集体回国事件。这时因为中国留学生反对中日军事协定,在举行示威活动时,遭受日本警察殴辱,三千多人辍学返国,组织救国团。

又一个激动人心的5月来临了。5月20日晚,北大学生在北大西斋饭厅开全体学生大会,留日归国学生代表上台讲述他们的遭遇。大家对政府的卖国虽然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

在一片沉闷气氛中,北大学生罗家伦突然推开人群,跳到台上大呼:“这个事体,徒然气愤也没有用处,我们如果是有胆量的,明天便结队到新华门围总统府去,逼冯国璋(总统)取消成约,若是他用军警干涉,我们要抱有流血之决心!”

大家轰然响应,平静的校园从此不复平静。正如陈独秀所说,政治找上门来了。

5月21日,北京学生二千余人,齐集新华门前,向政府请愿,要求废除此一协定,呼吁开国民大会,抵制日货。出发前,工专学生夏秀峰用刀子割破手指,写下“此条约取消之日,为我辈生还之时”的血书,以激励同学奋勇前进。

蔡元培是不赞成学生们搞政治的,他曾坦言:“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组织。其有年在二十岁以上、对于政治有特殊兴趣者,可以个人资格,参加政治团体,不必牵涉学校。”他竭力劝止学生请愿,但学生们不听,还是上新华门去了。蔡元培说:“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力阻他们,而他们一定要参加,我因此引咎辞职,经慰留而罢。”

这是学生运动的启程炮。罗家伦宣称:“这是学生运动的第一次,也是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勾结而有所表示的第一次,这是五四运动的先声……有了这件事做引子,再加上所谓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五四运动的产生,几乎是事有必至。”

请愿风波平息之后,政治的空气却迅速弥漫北大。6月,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

1918年10月,胡适与陈独秀联名发表一封公开信,指出:“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欲谋改革,乃畏阻力而牵就之,此东方人之思想,此改革数十年而毫无进步之最大原因也。” 等于承认,文学革命、伦理革命,与政治革命,是没办法分开的。不能单搞文学、伦理,而不搞政治。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总统威尔逊曾提出所谓的“十四点原则”,其中包括: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和约;确保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裁减军备;建立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国际联盟等等。一种崭新的国际关系,似乎已破蛹而出;一个充满公义、正义的新世界,似乎已展现它的伟大曙光。许多中国人都由衷欢呼:“威尔逊是个大好人!”傅斯年自豪地说,他可以把威尔逊的“十四条”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几乎每战必败,这回中国虽然没有派一个兵到欧洲战场,但好歹“站对了队”,成了胜利国,整个中国都兴奋得发狂了。徐世昌总统下令全国放假三天,让大家去狂欢。

北京六万民众在太和殿前聚集,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在许德珩的记忆之中,“1918年11月到1919年4月,这一期间学生们真是兴奋得要疯狂了。庚子(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对德国屈服赔罪而建立在北京东单牌楼最耻辱的‘克林德碑’也拆除了,改建为‘公理战胜’的牌楼,竖立到中央公园去了(现在的中山公园。解放后改为‘保卫和平’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