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另敲锣鼓另开张
陈独秀滞留上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愤然写道:“为了无名义的私利的政争,把经费破坏了,我们这些希望,都等于一场好梦,几时想起,几时便令人心痛。各处来信问西南大学的很多,我因为除免痛苦,一概不复,实在对大家不起。”
他愈想去广东,就愈觉得上海乌七八糟,在他眼里,简直一无是处。他所感受到的上海,令他痛苦不堪。
后来他又写了再论、三论、四论上海社会,把上海骂得一塌糊涂,恨不得把它翻个底朝天。在这样一个昏天黑地的社会上,陈独秀,一个愤世嫉俗者,怀着满腔的怒火,没有职业,裘敝金尽,靠写文章、编杂志、到处演讲为业。从下面的一份日程表,可以一窥陈独秀在上海的忙碌情形:
3月20日,在青年会征求会员大会闭幕典礼上演讲《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3月29日,在江苏教育会演讲《教育的缺点》。
4月2日,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演讲《劳动者的觉悟》。
4月18日,参加由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会总会、电器工界联合会、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中华工业志成会、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药业友谊联合会发起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筹备会,发表演讲《劳工旨要》。
4月21日,在中国公学演讲《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
5月1日,参加上海澄衷中学举行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
他从这个演讲会场,赶往下一个演讲会场,滔滔不绝,慷慨激昂,从文化运动讲到社会运动,从工人生活讲到官场黑暗,从废督裁兵讲到平民教育,从国内讲到国外,把听众的情绪,一次次推向高潮。“罪恶、黑暗、觉悟、革命、奋斗、压迫、反抗、恐怖、解放”,这些名词意象,纷至沓来,在他的脑子里,整天轰轰作响,好像雷电一般。他不断向到访的学生领袖(包括罗家伦、张国焘、许德珩等人)表示,中国一定要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彻底推翻军阀主义。这时,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已呼之欲出。
陈独秀把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做成劳动节纪念专号,比平时的《新青年》厚了两倍。他亲自写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劳动者的觉悟》等文章,主张中国工业的发展,不应走欧美日本的道路,而应采用社会主义制度;又发表了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高君宇的《山西劳动状况》、李次山的《上海劳动状况》,以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劳动法典》,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等文献、文章,还有一组关于工人的劳动时间、工资、教育等问题的通信。
谷雨过后,上海的雨水渐渐多起来了。毛泽东从北京启程到上海,为新民学会到法国去勤工俭学的会员送行。5月5日抵达上海,住在哈同路民厚南里。5月8日,毛泽东在半淞园开了一天会,送别赴法会友,并讨论会务。大家议定介绍新会友的四个条件: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这日的送别会,完全变成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送走了出国的会友之后,毛泽东和朋友们租了几间房子,兴致勃勃,要躬行工读互助团的生活。所谓工读互助团,最初由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发起,在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其宗旨是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团员工作所得归团体所有,团员的生活必需品及教育费、医药费等由团体供给。“互助”是安那其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当时流行的“工读互助”,大都有安那其背景。陈独秀到上海后,积极支持上海工读互助团,建议团员可以做印刷装订、种菜等工作,读书可到复旦大学。
毛泽东也捋起衣袖,准备亲操井臼,一尝洗衣服和送报纸的滋味,但没做几天就停止了。他给北京的朋友写信说:“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将发起者停止。” 不仅毛泽东觉得工读互助搞不下去,其他的工读互助活动,也很快趋于冷却。陈独秀一针见血地说:工读互助团的失败,“完全是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劳动习惯和生产技能三件事;这都是人的问题,不是组织的问题”。
陈独秀渐渐觉得,中国需要的不是工读互助,而是“直接行动,革那资产阶级据以造作罪恶的国家、政治、法律的命”!他和毛泽东在细雨纷飞的上海见面,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一起讨论马克思主义及组织“改造湖南联盟”的计划。
随后,毛泽东和他的湖南朋友们,草拟了《湖南人民自决宣言》,在上海的《天问》周刊及《时事新报》上发表。在其后的十几天内,毛泽东在《申报》发表《湖南改造促成会发起宣言》;在《时事新报》连续发表《湖南人再进一步》、《湘人为人格而战》、《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等文章,阐明他的政治主张。
7月初,当毛泽东告别陈独秀,从上海回湖南时,炎炎夏天已经来了,“1920年夏天,?毛泽东说,“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中国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在这一年,纷纷破蛹而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