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节 汗国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希瓦汗国在西北方向除了与俄国的交往外,还与邻部卡尔梅克人(即土尔扈特人)发生了联系。17世纪初期,在土尔扈特人横渡乌拉尔河、向伏尔加河流域迁徙途中,他们曾南下攻掠花剌子模绿洲。阿布哈齐在他的著作中说,一千名卡尔梅克人经过豁札—忽里(豁札胡)与赤克黑—哲依勒山之间的地带到了这里,劫掠了驻扎在河两岸的兀鲁思,一直挺进到图克堡附近,从那里他们经由布里赤踏上归途,阿拉不·穆罕默德汗率兵追击他们,截获了不少被他们抢掠的虏获物和俘虏,但未能抓到一个卡尔梅克人。40十年以后,又有一千名卡尔梅克人取道巴基尔干入侵希瓦汗国,抢走了大批财物和俘虏,希瓦人未追击他们。17世纪中叶,卡尔梅克人为了抵制俄国的威胁,与希瓦汗国改善了关系。1646年,希瓦汗国的使臣在阿斯特拉罕城向俄国当局透露,卡尔梅克台吉经常派使臣到希瓦汗廷,希望与他们和睦相处,卡尔梅克商人到希瓦汗国做买卖,希瓦商人也到卡尔梅克人中经商。

札尼王朝时期,布哈拉汗国在东方面临着准噶尔人和哈萨克人的侵扰,在西北方希瓦汗国又不断入侵,加上汗国内部乌兹别克部落之间的纷争,所以,直到17世纪末期以前,札尼王朝都无力向外发动战争。在此形势下,札尼王朝与波斯萨法维王朝改善了关系。

当年昔班尼王朝阿布杜拉二世去世以后,呼罗珊境内的城市纷纷被波斯人占领,为夺回这些城市,两国之间进行了战争,札尼伯之子丁·穆罕默德在赫拉特战死,除了巴尔赫城外,布哈拉汗国退出了呼罗珊的大部分地区。1611年,瓦力·穆罕默德在被伊玛姆·库利赶下台之后,来到波斯宫廷避难。波斯沙赫阿拔斯一世出资支持他招兵买马,进行复国战争。然而,他的复国战争以失败告终,以后,布哈拉汗伊玛姆·库利与阿拔斯一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种和平关系一直持续到1629年阿拔斯去世。

在波斯沙赫萨菲一世时期(1629—1642),巴尔赫领主纳迪尔·穆罕默德发动了对呼罗珊的战争,攻巴德吉斯(Badghis)、赫拉特、莫夫等地,但这些征战毫无结果。到波斯沙赫阿拔斯二世时期(1642—1666),札尼王朝因希瓦汗的入侵已经无力西顾。1647年,呼罗珊彻底摆脱了布哈拉汗国的威胁,波斯的统治稳固起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7世纪末。

1722年,萨法维王朝走向衰亡,波斯内乱。土库曼阿夫沙尔部人纳迪尔于1736年夺取政权以后,开始向外扩张。他的儿子礼札·库里征服了巴尔赫、昆都士和巴达克山。1740年夏天,纳迪尔渡过阿姆河,9月22日,用大炮打败布哈拉汗国军队。布哈拉汗阿布尔·费兹承认纳迪尔的宗主地位,以臣属汗身份继续统治着布哈拉汗国。7年以后,纳迪尔被杀,布哈拉汗国摆脱了阿夫沙尔王朝的统治。

这一时期,布哈拉汗国继续与奥斯曼帝国保持着友好交往,由于两国相距甚远,两国之间的交往只限于外交换文和互派使节。苏布罕·库里汗与奥斯曼土耳其素丹阿赫默德二世互派使者和书信往来的情况被史书记载下来。41为了与布哈拉汗国结成反波斯联盟,奥斯曼帝国的使团带着阿拉伯马、珍珠和各种服饰等礼物到布哈拉汗国,在素丹阿赫默德二世写给布哈拉汗的信中,叙述了奥斯曼土耳其人打败异教的法兰克人的战绩,并敦促布哈拉汗国消灭波斯政权:“现在是消灭什叶派红头军(指波斯人)的时候了,所以,我们要立即派遣我们的胜利之师去投入这一种神圣的斗争。您是河中的君主,您应当也有义务拔剑以维护伊斯兰。您应征集河中的乌兹别克人,与我的军队联合,去消灭伊斯兰教的异端。” 42然而,苏布罕·库里因国内发生叛乱,无力顾及西方的战事。尽管政治联盟没有实现,但两国商人之间的往来没有中断,来到中亚的土耳其商人得到了札尼王朝诸汗的保护,汗国还给土耳其商人颁发达罕证书,免收他们的商业税。

17世纪以后,布哈拉汗国与印度的关系趋于和平。尽管在巴尔赫和巴达克山的布哈拉汗国军队还不时地侵入莫卧儿帝国的属地,但莫卧儿宫廷把这些侵扰视为小麻烦,喀布尔总督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布哈拉汗国曾想与莫卧儿帝国共建反波斯联盟,但莫卧儿人对此表现冷淡,莫卧儿帝国更希望利用布哈拉汗国的分裂局面获得好处。沙贾汉皇帝于1646—1647年发动了夺取巴尔赫和巴达克山的战役,沙贾汉之子穆拉德·巴克赫希(Murād Bakhsh)王子在1646年相当轻松地占领了巴尔赫。尽管如此,布哈拉汗国与莫卧儿帝国基本上仍保持着友好关系,特别是在17世纪后期,布哈拉汗苏布罕·库里于1685年接待过奥朗则布派来的一位使节。

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除了沙贾汉于1646年占领巴尔赫和巴达克山时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受到阻碍,双方贸易兴盛、往来频繁。17世纪,许多印度商人住在布哈拉,在布哈拉有一个印度区。印度和中国的货物通过布哈拉运到莫斯科及其以西地区,直达西欧。布哈拉与莫卧儿贸易的商品种类有布匹、颜料、宝石、香料等。

* * *

1 Yuri Bregel, An Historical Atlans of Central Asia, Leiden-Boston, 2003, p.68 and map34, The Trade Routes of Central Asia in the 17-18th Century.

2 V. V. Barthold, Fou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Vol.I, p.161.

3 《清实录》第5册,卷188,第4863页。

4 〔苏联〕伊·亚·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马曼丽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9页。

5 厉声:《哈萨克斯坦及其与中国新疆的关系(15世纪—20世纪中期)》,第60页。

6 〔哈萨克〕努·纳扎尔巴耶夫:《前进中的哈萨克斯坦》,哈依霞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7 Sir Henry Howorth, History of Mongol: From the 9th to the 19th Century, Part II, p.642.

8 V. V. Barthold, Fou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Vol.I, p.164.

9 《清实录》第15册,卷496,第14829页。

10 〔日〕佐口透:《新疆民族史研究》,章莹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11 〔哈萨克〕克拉拉哈菲佐娃:《14—19世纪中国在中央亚细亚的外交》,杨恕、王尚达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12 (清)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0页。

13 〔乌兹〕艾哈迈多夫:《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第105页。

1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