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īkh-i murassa’)。哈塔克部还出了另外两位作家,即阿布杜勒·卡台尔·哈塔克(‘Abdu’l Qādir Khatak)和卡姆加尔·哈塔克(Kāmgār Khatak,卒于1693年)。
17—18世纪用普什图语写作的著名诗人有:马苏科尔(Mashu-Khel)家族的阿布杜尔·哈米德·马赫曼德(‘Abdu’l Hamīd Mahmand,卒于1688年),他用普什图语写了两行诗《爱情的魅力》(Nayrang-i ’ishq),编辑了一本普什图语诗歌选集;阿布杜尔·拉赫曼(‘Abdu’l Rahmān,大约1633—1706年)以拉赫曼·巴巴(Rahmān Bābā)一名为人所知,他的颂诗继承了波斯著名诗人萨迪(Sa’dī)和哈菲兹(Hāfiz)的传统,也受到了德里诗人埃米尔·库斯劳的影响,他编辑了大型普什图诗歌选集;皮尔·穆罕默德·卡卡尔(Pīr Muhammad Kakar,卒于1782年)于1722年写了一本普什图语语法手册《阿富汗语言(即普什图语)知识》(Ma’rifatu’l afghānī),他的诗歌选集也很有名。
这一时期,中亚知识分子与伊朗、印度的知识界发生了广泛的联系。撒马尔罕人穆罕默德·巴迪(Muhammad Badīc)曾到萨法维王朝的波斯游历三年(1679—1682),在此,他参加诗歌比赛(Mushāc Aras)和有关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宗教辩论。他在伊斯法罕碰到了名著《诗选》(Tazkira)的作者穆罕默德·塔希尔·纳斯拉巴迪(Muhammad Tāhir Nasrābādī),回到撒马尔罕之后,他以纳斯拉巴迪为原型编写了《故友纪念》(Muzakkir al-ashāb)一书。
在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中,起重要作用的诗人有穆特里比·撒马尔干迪(Mutribī Samarqandī)和别季利(Mīrzā ‘Abdu’l Qādir Bedil, 1644—1721)。前者与莫卧儿皇帝查罕杰进行过讨论,查罕杰给他详细讲述了有关自己祖辈对中亚、波斯文化和苏菲主义的感情,尤其是对纳合什班底赘巴依家族的依恋。别季利是中世纪塔吉克文学后期的杰出代表,他的父母亲是中亚突厥人,幼年时其父去世,他通过旅游和拜访苏菲神秘主义者而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他是一名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写作题材大多数是讨论人类起源、终极目标和世界等大问题,他的著作在塔吉克人和乌兹别克人中有众多读者,直到现代还影响着塔吉克和乌兹别克文学。
中亚史学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较大成就。其中,希瓦汗阿布哈齐用察合台语写的突厥—蒙古族通史《突厥世系》特别珍贵。阿布哈齐在写此书时查阅了《史集》、各种版本的《乌古思史》和《成吉思汗史》,他曾谈到了十七种不同版本的《成吉思汗史》,他的《突厥世系》正是在《成吉思汗史》的基础上,将以诺亚之子雅弗为开端的伊斯兰教体系与《乌古思史》和蒙古传说联系起来。阿布哈齐从古代写到1644年,以后,他的儿子阿奴什把蒙古人的历史补充到1665年。《土库曼世系》写的是一支也属乌古思人的土库曼人历史,此书巧妙地把书面材料与口头传说结合起来。
在中亚东部,新疆维吾尔族历史学家马合木·楚剌思(Mahmūd Churās)用波斯文写的《编年史》(即《喀什噶尔诸汗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史书。17世纪20年代,马合木·楚剌思生于叶儿羌楚剌思部伊斯兰教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察合台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具有广博的历史、宗教、文学知识,长期在叶儿羌伊斯兰经学院教学。在他生活的时代,叶儿羌汗国的社会矛盾和宗教派别斗争尖锐,他目睹了九位汗的更迭,参与了黑山派与白山派的教派之争,经历了汗国因和卓势力的肢解、最终被准噶尔军队灭亡等历史事件。他将这些事件和传说加以整理,编成两部著作,一部是《编年史》(又称《拉失德史续编》),该书大约写于1670年,18世纪后期被译成突厥文,名为《六城汗王的历史》(Alti shahar khanlarinin tarikhi)。在此书中,楚剌思以史实为基础,排除了口头传说,因此,被认为是历史学家以事实而不是以传说和神话写史的新史学流派的先驱。除《编年史》外,他还写了圣徒传记《探索者之友》(Anīs al-Tālibīn),此书大约写于1696年,介绍了黑山派首领伊斯哈克·瓦里及其后裔事迹,披露了黑山派与白山派斗争的内幕。
17世纪中亚著名的历史学家还有巴尔赫城大学者马合木·本·瓦利。瓦利的叔叔曾在札尼王朝巴基·穆罕默德汗的宫廷供职,他的成长与姐夫米拉克沙·胡赛尼关系密切。姐夫的藏书成了马合木吸取知识的宝库,据马合木说,姐夫家收藏了历史、地理、文学、圣训、法律等各类书籍,马合木提到了伊本·法基赫、穆卡达西、伊斯塔里、卡兹维尼、贝纳克吉、瓦撒夫、拉施特、志费尼、洪德米尔等人的著作。1631年,马合木来到巴尔赫,成为纳迪尔·穆罕默德图书馆的管理员。在此期间,他潜心于学术研究,并奉纳迪尔之命,写了《贤者高风奥秘》一书。该书有七卷,从伊斯兰教以前的先知、古代阿拉伯和波斯王朝诸王一直写到17世纪40年代。此书的第六卷保留下来,其中记述了蒙古人、成吉思汗、朮赤兀鲁思和察合台兀鲁思的历史。此外,马合木还写了伦理教育、神学和诗歌方面的著作,如《迷人的芳香》、《爱情集》、《明亮的星》、《春天集》、《胡赛因伦理》,还有一本收录了五万对两行诗的诗集。
史书《奥贝都拉史》和《阿布尔·费兹汗史》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著作。《奥贝都拉史》由布哈拉历史学家米尔穆罕默德·阿明布哈里撰写,记载了18世纪头十年布哈拉汗国的政治事件,描述了当时中亚的割据状况,宫廷的相互倾轧和恣意妄为,以及贵族们的倒行逆施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灾难性影响和军事征伐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沉重负担。《阿布尔·费兹汗史》一书记载了奥贝都拉被杀和阿布尔·费兹继位之初的情况,书中记载了汗执政时期经济困窘的情况,以及独立撒马尔罕汗国(1722—1731)的建立。
这一时期的历史著作还有《列王世系》和《克普恰克汗史》。《列王世系》的作者哈吉米尔·穆罕默德·萨利姆在苏布罕·库里和奥贝都拉统治时期一直生活在中亚,奥贝都拉被杀以后,他先去了伊斯法罕,以后又去了印度,为莫卧儿帝国纳绥尔·丁·穆罕默德沙效力,遵其命写下此书。该书第三、四章记述了昔班尼王朝和札尼王朝的历史,及布哈拉汗国与伊朗、北印度、喀什噶尔政治的关系。《克普恰克汗史》的作者是苏布罕·库里汗宫中著名人物伊玛姆库什别克之子霍贾姆库里别克·巴里黑,作者本人曾为巴尔赫的统治者效力,以后,随父去了印度,住在拉合尔。《克普恰克汗史》是一部从创世一直写到1722年的通史性著作。书中第五编的最后两章(昔班尼王朝和札尼王朝)有关于16—18世纪上半叶的河中、哈萨克草原和阿富汗的大量资料,以及1651—1720年间,巴尔赫与阿富汗北部的政治史资料。它们反映了昔班尼王朝最初几位汗统治时期的河中、巴尔赫的政治形势,谈到了阿布杜拉二世与其子相互仇恨的原因,以及阿布杜拉二世执政最后几年的中亚政治形势。
16世纪,中亚哲学进入衰退时期。1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